手卫生指南
 首页 / 医院管理 / 感染管理
发布时间:2008-10-12

  手卫生指南

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使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及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一)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二)手卫生设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3、配备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外科洗手中,盛装肥皂或者皂液的容器应当每周进行清洁消毒,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弃去,使用固体肥皂应当保持干燥;用于刷手的毛刷及指甲刀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当每日清洁;

5、外科洗手后使用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

(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四)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①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③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⑦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五)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6、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六)手套使用的指征

1、在接触血液,血液制品,分泌物,排泄物(汗水除外),黏膜和不完整皮肤时,

2 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或其它会接触病人不完整皮肤或黏膜的护理活动时,

3、接触感染病人时。

4 一次性手套不能重复使用,在每个病人之间必须换手套,并且在脱掉手套后立即洗手。

(七)名词解释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手卫生hand hygiene: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handwashing):指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hand antisepsis):指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指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常居菌resident flora):也称固有性细菌,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