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人民医院在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提出了打造“名院、名科、名医”的“三名”战略,得到了全院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回应。该院是一家综合医院,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已经有了市级重点专科6个;市级重点建设专科2个;县级重点专科及建设专科14个,各个科室在学科带头人的率领下,把创建“三名”战略当成立身之本的大事来做,不仅是为挂“牌子”,更是在专科特色上下功夫。为了能把这些重点专科的成就向社会展示,更好地造福父老乡亲,本刊将陆续推介各科及名医的特点、特色,让广大读者更加了解专家们的风采。
妇产科:女专家展风采创品牌
巾帼不让须眉,妇科专家创品牌科室
海安县人民医院的妇产科,1958年前,虽有名分,但没有妇产科医生,只能接生和解决一般难产,以后开展了宫外孕及子宫次全切除等,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该科才配有医师,成立妇产科病区,但较大手术仍需请外科医师把关,开展人工流产和诊断性刮宫、清宫术等。
经过不断的充实医护人员,到“文革”前,该科已有7位医师,8名助产师,成为人民医院一个大的临床科室。人员增加了,设备也增加了,该科业务大为拓展,正常开展子宫全切除术、古典式破腹产、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阴道式子宫切除术等。当时最忙的是计划生育四项手术,最多的一天为10多个妇女结扎,医生来不及吃饭,由食堂送饭到手术室里来。
1966年下半年,“文革”开始,妇产科的工作秩序受到很大冲击。由于当时计划生育是政治任务,医护人员投入精力最大,而其他医疗技术无法开展,科研项目也无法开展。
“文革”结束后,随着季惠娣、吴美、刘海鸣、许娅、陈惠苏等医师的加盟,该科的医技力量得到加强,妇产科从外科病区分出,独立成妇产科单元,床位增至35张。医院将这批青年女医师送省、市大医院去进修学习,学成回来后,该科医术得到很大提高,改进会阴切口缝合法为“8”字缝合法,产妇48小时就可以拆线。成立了婴儿室,开展婴儿断脐带后小气圈结扎法等。
1987年,该科购置胎儿监护仪,开展吻合器缝合阴道残端。随后购置国产宫腔镜一台,开展诊治子宫出血、输卵管通液,异位节育环取出等技术。
开展宫颈根治术,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卵巢癌减灭术、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新式剖宫产、卵巢肿瘤剥离+卵巢重建术等手术。
1992年,季惠娣副主任医师被任命为妇产科主任,吴美为副主任,按照院方的布置,深化进行改革。该科开展母婴同室等多层次特需服务。随后,购置光热复合宫颈治疗仪,主要治疗宫颈炎、外阴白斑、阴道炎、尖锐湿疣等疾病。
1996年,海安县人民医院综合病房大楼落成后,该科根据医疗需要,将病区分为两组,产科设在二病区,拥有36张床位;妇科设在五病区,拥有26张床位。医生编为两组 定期进行轮换。当年,该科和儿科开展了创建“爱婴医院”活动,一年后,国家卫生部授予海安县人民医院“爱婴医院”的称号。随着蒋晓玲、王秀美、周旭光、祝惠兰等医师的加盟,该科已是人才济济,季惠娣、吴美、刘海鸣等三位副主任医师,被南通医学院聘为兼职副教授,延续5年。
2000年,吴美副主任医师被海安县委组织部、人事部公布为妇产科学科带头人,被任命为妇产科主任。随后,派刘海鸣、薛晓玲等医师到外地学习微创手术,开展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多囊卵巢开窗术及不孕症探查术。随着医术的不断进步,该科又开展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嵌顿节育取环术及局部活检、子宫粘膜摘除术、无痛性流产等手术。
2008年,人值中年的刘海鸣主任医师担任妇产科主任。这位在海安及周边县市颇有影响的医疗专家,不仅有着精湛的医术,更有良好的医德,深得全科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及亲属的尊敬。目前,该科共有医师17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治5名。该科拥有美国产腹腔镜及宫腔镜、阴道镜、力普刀、胎儿监护仪、心脏监护仪等先进设备。该科目前设床位60张,每年收治病人在2500名左右,每年手术在2000例左右。该科目前有专家门诊、宫颈病变门诊、开展宫颈TCT检查、提高宫颈癌筛查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宫颈癌前病变者做力普刀治疗,大大提高了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从1981年以来,该科共有100多篇学术论文刊登在省级以上的刊物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女秀才”科室。
德艺双馨的“领头雁”
毕业于南通医学院的刘海鸣主任,从1981年起就在该科工作。28年来,她双手迎接了万余名婴儿降生,个个如沐春风成长;她做各种手术数千例,无一失手,赢得了美誉。名声扬出去了,刘海鸣成了大忙人,找她看病的特别多,就连东台,如皋,姜堰,如东等地,也有人慕名而来。一名妇女送女儿来住院生养时说:“当年,我生女儿就是刘主任接生的,如今,女儿生孩子,我还选择刘主任,她让人放心。”
妇女生孩子,是人生中的大事,没有遇到过分娩风险的人是难以体会的。刘海鸣主任怀着爱心,对病员诊治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认真,从不含糊。对孕妇产前检查时,她仔细观察胎儿发育及胎动有无异常,是否有缺氧现象;对婴儿注意观察吃、睡、哭等反应,发现异常,及时请儿科医生会诊,以确定是否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刘海鸣认为,这是关系孩子未来智力和生长发育的大问题,马虎不得。
刘海鸣在病房和门诊的工作已经很忙,为了农村妇女的安危,她还经常下乡会诊,全县所有的乡镇她都去过。一次,接到医院通知,某镇医院有一位产妇前置胎盘大出血,很危险,来不及转院,刘海鸣放下电话就出诊,就地在简陋的条件下手术,挽救了产妇母子的生命。
某乡镇一位女教师妊娠合并脂肪肝,当时这种病死亡率很高,为了救病人,她不怕个人冒风险,组织全院有关专家抢救5天5夜,终于使这位妇女脱离了危险。
前不久,一位老病号邀请刘海鸣参加她庆祝康复10周年活动。10年前,这位妇女患卵巢癌已到晚期,大量腹水,险象丛生,刘海鸣觉得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救治,经刘海鸣精心手术,获得痊愈。如今这位妇女儿孙满堂,晚年幸福。她说:“我能有今天,全亏了刘医生!”
刘海鸣多次到上海、南京、南通等地的大医院进修和参加全国及省的学术交流,提高妇产科技术,掌握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近几年,她学习了腹腔镜和官腔镜微创技术后,和同事们一起开展微创治疗不孕症新项目、治疗28例,已有25例怀孕、生子。她不断精研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杂志发表论文15篇,成为医院妇产科的技术骨干。
最令人感动的是刘海鸣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她当医生28年,不管白天黑夜,寒冬盛夏,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收病人及家属的红包。有时遇到熟人,当场拒收怕影响病人情绪,就在手术后退回或买点礼物送给孩子。她坚持对病人贫富同等,亲疏一样,一概热情服务。遇到特别困难的病人,她还尽力给予帮助。
刘海鸣28年如一日,全身心扑在为病员服务上,受到领导和群众一致好评。她曾六次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二次被县政府记三等功,两次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新技术 造就专家展身手
海安人民医院日益蓬勃发展,妇产科今非昔比,近几年引进了美国史塞克公司制造的宫腔镜和腹腔镜等新设备,开展了微创手术等新技术,打造妇科新品牌,成了必然之路,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运用,让新技术在该科得到大力推广。
该科蒋晓玲副主任医师从上海“红房子医院”学成归来后,运用腹腔镜和宫腔镜“双镜合璧”的新技术,在微创手术上勇闯新路。该科开展的腹腔镜技术有卵巢囊肿切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妊娠术及不孕症的检查和治疗等,手术无一失败,效果良好。丁所某少女患卵巢囊肿,为了让这位未婚少女腹壁不留伤痕,她运用腹腔镜施行微创手术,术后康复很快,仅4天即出院。
薛主任技术全面,又能熟练操作宫腔镜施行手术。已开展的宫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和完美,如节育环断裂、嵌顿取出术、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宫内膜息肉摘除和各种不明原因的子宫出血检查等,这些宫腔镜手术都开展得十分顺利。少妇张某婚后未孕,阴道常年不规则出血。彩超检查未见异常,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息肉丛生,薛主任在宫腔镜下施行微创手术,予以切除。术后,予以调经治疗,使月经正常,并怀孕生一女婴。
“双镜”合璧施行微创手术创口小,身体损伤轻,痛苦小,康复快,有效避免了传统手术给患者留下的医源性创伤和合并症。可以这么说,“双镜”技术开创了手术微创时代,此乃医者之追求,患者之最爱。
妙龄女宫外怀孕,果断手术救一命。一次,一名不足20岁的女青年到妇产科来门诊,称其头昏无力,过去也曾有类似症状为低血糖,补补液就好了,请王秀美帮助补点液体。细心的王秀美副主任医师朝女青年脸上一看,发现其脸色苍白,一点血色也没有,便仔细询问病史。当问及其有无性生活史时,女青年支支吾吾,并否认停经史及阴道出血,无腹痛。少女的一番话让王秀美深思起来,这是不是典型的宫外孕呢?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王秀美医师带其到妇产科检查室进行检查,第一次穿刺抽血,未能抽到不凝血。凭着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直觉,宫外孕不能排除,可能盆腔内有血凝块导致穿刺失败,第二次对其进行腹腔穿刺,终于抽到了不凝血,宫外孕得到确诊。病情危情,王秀美立即将患者收入住院,并随即对其进行了手术,女青年腹腔内积血达1500毫升,输血800毫升,一例不典型的宫外孕得到确诊并及时手术,凭借王秀美医师执着的敬业精神,精湛的医疗技术,硬是把一名女青年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52岁的船民妇女,于2005年4月4日入院。患者从04年开始下腹胀痛,有饱胀感,纳少,三月来症状加剧,自觉腹部增大,发现大便干结,难解,尿频,无尿痛及尿急、站立时间久后双下肢水肿,无明显体重下降。收治入院后,许娅医师对其进行了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检查中发现:患者腹部隆起,宫底平挤,下肢水肿,宫颈无法暴露,盆腔及下腹部扪及实质性肿块如孕6个月大小,无压痛。
经彩超检查,这名妇女的情况相当严重,系子宫多发性肌瘤,最大约201×130×129mm。子宫肌瘤的瘤体体积较大。怎样保证既能取出肌瘤,又能使手术创伤尽可能小,季惠娣主任和相关的主诊医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就手术中的每一个细节,提出可能出现的情况及解决的方法。在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之后,由季惠娣主任主刀,许娅医师等担任助手,于4月5日在持硬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
一场切除巨大子宫肌瘤的战斗在无影灯下展开,手术中发现,这名妇女宫体增大如怀孕六月大小,前壁肌瘤小鸡蛋大小,右侧阔韧带肿瘤不规则呈分叶状充满盆腔,带上界达挤上二指,打开有子宫阔韧带前后叶,钝性分离右阔韧带内肌瘤,托出盆腔,切除标本,全子宫及阔韧带肌瘤约重10斤重。术后病理子宫平滑肌瘤。像这种从一名妇女腹部一次摘除10近重量的巨大肿瘤的手术,该科已进行过多次,每次都取得了成功。女医生也能做大手术的消息传开后,家乡妇女们奔走相告,称赞海安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师了不起!
攻克疑难杂症 女天使救死扶伤显功力
妇产科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娴熟的技术,遇到疑难、危急患者临危不惧,处事不惊,该科的白衣天使们正是这样,对每一位患者满腔热忱而又耐心细致,沉着冷静。
一天晚上10点多钟,海北乡的一名孕妇在亲属的护送下,来到该科,正值王秀美医师值班,立即对该妇进行检查,发现孕妇已经临产,胎膜已破,胎儿的一只脚出现在子宫口外,难产的症状已显露。由于孕妇未到预产期,其丈夫远在他乡,加之事前对难产的情况估计不足,亲属们吓得手足无措,六神无主。
难产的严峻摆在了王秀美等医护人员的面前,虽说以前遇到过各种难产的麻烦,但这名产妇属于“倒养”,胎儿头未出,脚已出来,还真让人始料不及。剖宫产失去最佳时机,若经阴道助产,胎儿较大,后出头困难可导致产伤及胎儿窘迫甚至死亡。
此时的亲属更是心急火燎,孕妇的哭叫声揪人心肺。孕妇的母亲要向王秀美下跪被阻止,亲属送上的两个红包被拒回,拜托声、帮忙声不断在产房门前回响。临危不惧的王秀美在做好各项接生准备的同时,做好了臀助产准备。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终于让一个七斤八两的胖小子平安降生,全家人的高兴劲儿甭提啦,出院时,产妇母亲拉住王医师的手连声道谢,送到医院妇产科的红蛋就是一篮子。
2004年春,李堡镇曹某系足月孕妇,腹痛剧烈,昏迷不醒,呼之不应。急转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时,已呈严重休克状态,呼吸急促,瞳孔散大,血压为零,心率140次/分,生命垂危。由于产妇胎方位触不清,胎音全无,薛晓玲医师判断胎儿已死腹中,并准确诊断为子宫破裂引起严重休克。
就在妊娠少妇濒临死亡之际,薛晓玲医师果断施行手术,辅以输氧、输血等急救措施,少妇转危为安,仅七天即痊愈出院。据了解,抢救足月孕妇合并急性病症的风险极大,有母子双亡之险;此类手术难度极大,有术中突然死亡之险,子宫一旦破裂,血液满腹四溢,形成诸多血肿,造成解剖结构不清,极易损伤膀胱、输尿管、肠管等。
吴美医师在对疑难病的诊治中,敢于冲破误区,提出新见解,使治疗转难为易,患者转危为安。一位40多岁的妇女患子宫肿瘤,肚子肿得象临产孕妇,某大医院诊断为恶性肿瘤,无法治,患者也失去了求生的希望。来该科就医时,吴美医师诊断为良性肿瘤,后经手术切除而治愈,至今患者仍活着。
对于临床诊治最多的常见妇科病,无论轻重,吴美主任都认真治疗,力求花钱少,治得好。前年春节,一妇女来看妇科病,先前,她曾按广告找别的医院看过,人家把病情说得很重,让患者花了4000多元还是没治好,要患者接着开始第二个疗程的治疗。病人不同意,转而求助人民医院治疗。吴美主任检查后发现,病人只是一般炎症,对她讲了这种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方法,开了一些消炎药,病就好了。
有些过了育龄期的妇女来取环,由于年久日长,环已锈蚀,取时常会断裂。遇到这种情况,吴美都是用宫腔镜和X光镜,把所有微小的碎块,一点一点取得干干净净,保证这些老年妇女的身体健康。正是这种精细严谨的医疗作风和对病人高度责任的精神,使她在30年的医疗实践中,从未发生过责任事故。
一天晚上,120救护车从立发乡运来一名50多岁的农村妇女,该妇女下腹痛四天,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症状无好转,当天下午腹痛加剧,高烧39摄氏度以上,呻吟不已。正准备下班的王秀美医师立即上前查看,发现其满腹压痛,难以忍受,赶紧联系急诊彩超。通过仔细检查,发现妇女该腹腔有脓液,双附件处有包块,已形成急性盆腔腹膜炎,如不及时手术,炎症将会扩散,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王秀美医师一边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一边安排人员做好手术准备。刚刚丧子的农妇听到要开刀,情绪很不稳定,衰叹命运不公,哭着要放弃治疗,经过安抚劝慰,最后患者同意配合治疗。打开农妇盆腔时,王秀美发现该妇女满腹积脓,双侧输卵管膨大,经过及时手术治疗,第二天农妇的高烧就降了下来,腹痛缓解,一周后康复出院。康复后的农妇逢人便说:“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生,不但医德好,本事也了不得!”
读《江海清风》,树医院正气
在非典肆掠,洪水暴发,地震突袭及战火纷飞等危难时刻,人们总能随处可见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无以计数的患者战胜了死神,恢复了健康,得到了光明。医护人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感动了每一位患者,因此被人们赞誉为“白衣天使”,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少数医护人员没能抵制得住形形色色的诱惑,运用“潜规则”收“红包”,拿“回扣”,取“提成”,使“白衣天使”的形象大打折扣。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医护人员应该如何做,才能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呢?《江海清风》通过10个廉勤典型和10个警示案例,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首先,我们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既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也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只有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们才能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建立“医患一家亲”的和谐社会。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恪守十年承诺不收红包;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为贫困儿童悄悄垫付医药费;韦加宁为患者节省每一分钱等事例为什么能为人们广为传颂,就是因为这些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始终为人民着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而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较高的评价。
其次,我们要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现“白衣天使”的形象。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的传统,不仅表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紧要关头,而且表现在我们平常医护工作的点点滴滴。启东市人民医院护士顾瑛,25年如一日,无论白天还是昼夜,无论工作有多琐碎繁忙,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热情地为每一名患者服务,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任劳任怨。她和我们一样,是一个女儿、妻子和母亲,当患者和家人都需要她的时候,她把委屈留给丈夫,把孤独留给孩子,把遗憾留给家人。她默默耕耘的25年,就是体现无私奉献精神的25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黄中伟、南通市中医院的成红兵、海安县海安镇建设村的乡村医生李桂等许许多多医护人员在不同的岗位,默默诠释无私奉献的内含。他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称号。
最后,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袭。淡泊名利的韦加宁,无私奉献的顾瑛,播种爱心的江元宜和李桂等医护人员的典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广大医护工作者树立了鲜明的旗帜。被“金钱”击倒的设备科长孙光,栽倒在银弹下的卫生局长宋先、“吸血”站长黄依田等案例给我们更多的是警示。所谓“法网恢恢,疏中不漏”,对一个有权力而不懂得自律的人来说,法律的严惩处将是最后的下场。医护工作者可以给患者开处方,治好千千万万患者的痛,但一旦自己的思想防线被各种诱惑所击溃,是开不出后悔药的。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诱惑面前能不能洁身自好,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要按执业资格的要求,医德医风建设的要求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诚实守法、德技双馨”为目标,奉行“仁爱救人”精神,加强学习,不仅要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努力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素质,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毕生的贡献。
近年来,我院大力推进医德医风建设,积极开展“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规范药品、设备的采购形式,严格职工干部任(聘)用制度,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医院定期对全院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及行风隐患疏理,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坚持长抓不懈,有效地改善了服务态度,促进了服务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通过对《江海清风》的学习,使我们对医院各项医德医风建设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有了更深的认识。读《江海清风》,树医院正气。我们相信,《江海清风》的廉政风将会使我院的明天更美好。
——十病区:吕忠美
奉 献
(小小说)
在青春时代,我生了一场大病,在ICU病房住了几十个昼夜。一天深夜,我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一位身材高挑、眉清目秀的青年女医生还在紧张地为我施行电除颤的救治术,忙得汗流浃背。
她,德技双馨;我,帅气潇洒。她的精心救治,不但让我无限感激,而且暗暗热恋,碰撞出爱情的火花。有情人终成眷属,一年后,我和她执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两年后,有了爱情的结晶,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降生了,三口之家其乐融融,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好景不长,随着岁月流逝,矛盾产生了。我这个当厂长的天天忙于管理,忙于招待客商,几乎每天都有饭局,深夜12点能回家就算不错了。可是,妻回家老是比我还迟,陪我的时间越来越短,话也越来越少了。更气人的是,她早就把小女儿交给了保姆,连孩子也不管了,常常只能在女儿的睡梦中吻一吻就急匆匆走了。
一天,她深夜一点多钟才到家,我十分生气,和她大吵了一场。我厉声责问:“你还要不要这个家?是不是有了第三者?”妻伤心地哭了,一边抽泣一边说:“当医生的必须无私奉献!”“哼!奉献?你不就是个ICU的医生嘛!比我当厂长的还忙!”……
一日之夜,我在星光大酒店推杯换盏,两点多钟到家后还不见妻的身影。我火了,躺在席梦思上越想越气:我这个当厂长的牛得很,什么样的漂亮女人找不到,当初找了这么个当医生的做妻子,真是倒霉透了!再说,她常常深夜不归,不见得都在抢救病人。她这么年轻漂亮,说不定被哪个不正经的盯上了,正在幽会哩……我越想越脑火,怎么也不能入睡,于是从席梦思上一骨碌爬起,开上宝马车,风驰电掣地奔向医院……
深夜,静悄悄的。天上,繁星闪烁;地上,灯光辉映。在医院停车场一下车,我就大步流星地冲到ICU病区,闯进医生办公室一看,墙上贴了许多感谢信,挂了许多锦旗,上面几乎都有妻的名字,我终于明白了,她常常加班加点,为抢救病人作出了无私奉献。接着,我信步来到抢救室前,突然听到一位白衣战士的话语:“王医师,你先回去吧,你那厂长等急了又要生气哩!”“还是救人要紧!”原来,妻正在抢救一位生命垂危的年轻少妇。
看到妻忙碌的身影,满脸的汗珠,我的火气顿消,默默地站在抢救室外等着。凌晨四点,妻终于出来了,她步子蹒跚,身影疲惫。我连忙飞步上前,一把挽住她的臂膀。就在这时,一直守在门外的一位男青年眼含热泪,双膝下跪,激动地说:“王医师,不是你日夜抢救,我那媳妇早没命啦!”“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小伙子,快起来!”妻动情地说。这医患情深的一幕拨动了我的心弦,连忙与妻一起扶起了那青年。
东方现出了鱼肚白,妻一躺在轿车的后座上就进入了梦乡。然而,我全无睡意,两手稳稳地操纵着爱车的方向盘,生怕颠醒恪尽职守的爱妻,脑海中一直翻滚着两个字:“奉献”!
唐秀涛
白衣天使赞
传说上帝创造人类之后,由于生存条件恶劣,人类疾病丛生,生命与健康饱受病魔摧残。于是,上帝派下了最优秀、最善良的天使去照顾病人,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守护着人类的安康。从此,有了天使的守护,人类得以健康安宁,代代繁衍,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岁月更替,沧海桑田,我们的医生护士用他们的爱心护卫着人们的健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是啊,白衣天使------ 一个多么圣洁,多么令人向往,多么令人崇敬的字眼!一袭飘然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无数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倾听治疗碗盘的协奏曲;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我们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响乐章。
但是,人们用白衣天使来赞美医务工作者,决不仅仅是赞美他们白衣素裹的翩翩风姿,更重要的是赞美他们那高尚圣洁的心灵和神圣的使命。在患者心目中,那些常年累月辛勤工作,为病人驱走病魔、带来生的希望的医务工作者如天使一般令人崇敬。爱岗敬业、崇尚医德是我国医务界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医者便十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在救死扶伤的实践中把“大医精诚”奉为最高守则。从古代济世救人的扁鹊、华佗、张仲景到现代抗击“非典”的勇敢战士钟南山、梁世奎、叶欣;从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黎秀芳、章金嫒,到 “人民健康好卫士” 朱翠芳、刘易、孟绍菁,他们都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甚至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医者的职责、使命和医德。
大医精诚,“精”与“诚”不分主次,相辅相成。凡大医者,无不严谨诚爱乐于奉献,凡大医者,无不严谨治学恪守医德。然而,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面对充满疑惑的世界,极少数医护工作者忘记自己的神圣使命,暗中收受“红包”、“回扣”等,这些不正之风,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催化剂,破坏了人们心中的医生形象,有人甚至称白衣天使为“白狼”,给这个神圣的职业抹上了一层阴影。在法制化社会日益完善健全的今天,医疗事故的官司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医院和医生不断卷入了医疗纠纷中,在科学对某些疾病的局限性和病人的期待之间的矛盾中;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和病人要求之间的矛盾中,医生作为矛盾的体现者被矛盾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医疗体制的不完善,面对日益高呼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医生的职业道德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医生行医时有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然而,生命之重,重于千金,我们是捍卫生命的守护神;救死扶伤,精诚大医,更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毕生追求的信念。面对渴求的目光,我们理应义无反顾;面对神圣的职责,我们必须兢兢业业;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只有勇往直前。高尚的医德,良好的情操,是对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古人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今天的你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恪守、不超越呢?
再无能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他认为你可以解决一切。要知道,一个病人愿意在全身麻醉失去知觉的状态下,让医生在他的肉体上动刀,这是对医生寄予多大的信任呀!病人对医生的高度信任,理应赢得医生以亲人的态度对待。以解决患者疾苦为己任,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才能热爱本职工作,把业务做精、做细、做好,以医技双馨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依赖。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学好医术,做好本职工作固然可贵;然而学好做人,修好医德更为重要。所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历经生命的洗礼,接受人生的考验后的我们定能担当的起这份圣洁的事业的。( 王建康)
县人民医院老干部党支部举行国庆茶话会
在举国上下欢庆祖国六十华诞的大喜日子里,我院老干部党支部近日举办庆国庆茶话会,五十多名离退休老党员欢聚一堂,党支部书记姜夕南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回顾了建国六十年来祖国艰苦创业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他高度概括地说两个说不完,说不完祖国的变化,说不完的祖国的成就。
归国华侨朱光惠同志首先发言,我是一名海外游子1951年我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耳闻目睹祖国社会建设蒸蒸日上,华夏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母亲始终以一种勇敢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祖国母亲我为您骄傲和自豪。
老院长冒镇说,我们医院的变化是建国六十周年的一个缩影,在建国以后,我院伴随着祖国的变迁而变迁,从几间破草房到二层病房楼,四层的门诊楼(现在的急诊楼),以后的十二层病房楼,现在的十六层病房大楼。总之一句话,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医技科室退休的陆连英、许宝森主任说,我们科室的变化,就可以说明祖国繁荣强大,过去没有病理科,一个肿块切片要送南京去检查,结果来去半个月才有,有了病理科也是一台调剂来的显微镜,检验科也只有两台显微镜,全靠人工肉眼操作。现在是工作站,快速切片、冰冻切片、进口设备、速度快、检查准确、各种检验化验,只要电脑一按各种结果就出来,这是我们过去想都想不到的。
从下午二点多开始,不知不觉快到到五点钟,发言越来起踊跃,要说的话儿说不完。千方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条心声,我们全体老党员要为发展医院建设医院,建设祖国发挥余热,这是我们离退老党员的共同心愿。
束桂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