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四期
 首页 / 医院文化 / 院报
发布时间:2010-04-05
3月4日,如东县人民医院姚亚南副院长帅护理部、总务科等科室负责人来我院参观后勤社会化服务模式。
3月5日,邳州市人民医院于德红等科室负责人一行8人来我院参观。
3月13-14日,2010年南通市护理管理、感染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我院召开。
3月15日,董德平副院长参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广场活动,我院获2009年度县诚信单位荣誉称号。
3月29日,全县卫生工作会议胜利召开,我院周广鑑院长作表态性发言。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记海安县人民医院老干部支部
2009年,经县组织部、上级党委的认真考评,海安县人民医院老干部支部被评为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
提起我院老干部支部,全院同志无不竖起的大拇指。在这支队伍里,有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革命,有政府、民间公认的老专家,有数十年如一日工作勤勤恳恳、认劳认怨的老先进,老劳模,更有一批曾长期工作在各级领导岗位上,领导经验丰富的老领导。大家公认我院老干部支部的一群人是一批革命的老人。
他们或许有些步态蹒跚,或许时常有点小病小恙,但院内处处有他们的身影,不是在诊疗室内为患者看病,就是在学术专流的讲台上为年轻人传经送道,不是在热心关心医院各项事业,就是慈祥地对他人进行励志交谈。他们总是倾心奉献着他们对医院的爱,对党的爱,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他们是大家公认的一批不服老的“工作狂”。
他们有一个非常温馨的大家庭——海安人民医院老干部支部。支部领导班子成员都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锻炼,全都具有超强的领导能力和丰富的党务管理经验,热爱党务工作,热心老干部工作。支部全体成员都是老革命、老党员,党性极强,只要身体条件许可,他们从不迟到,从不缺席一次党内活动,所以老干部支部绐终工作目标明确,制度健全,计划详实,分工细致,活动内容丰富。他们将每月十号作为党员活动日坚持定期活动。除此以外,2009年还集中组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去角斜红旗民兵团参观,去中洋养殖场参观,到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在祖国诞辰60周年之际,老干部支部不失时机地召开了座谈会,畅谈祖国的巨大变化和医院变迁,全体老党员励志抒怀热情空前高涨。大家公认他们是一批青春焕发的老同志。
他们为医院作出了许多贡献,医院全体干部职工从心底里尊重他们。尊重老同志,爱护老同志在院内慰然成风。院党委、院领导为了让老同志们有一个良好、温馨的活动场所,腾出食堂三楼的学术报告厅,改造成老干部支部活动室和离退人员活动中心,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配备了许多活动器材,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坚持每天下午定时开放。老干部支部每每有大型集体活动,医院都从财力上,物资上,人力上予以全力支持,不让他们有后顾之忧。大家公认我院有一批对医院发展贡献大,值得大家敬重的老前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海安县人民医院老干部支部为党旗增辉,医院全体人员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束桂圣   顾  成)
 
 
海安县人民医院推进“三名”战略见成效
消化内科:创建品牌争一流
 
后起之秀,挑起大梁展身手
人体器官的分工是明确的。正如当今现代化医院治疗范围分工模式的那样,消化内科诊治的是食道、胃、肠、肝、胆、胰等6种器官。而这些被统称为消化系统器官都在人体的内部,如果不通过医疗设备的检查或检测,仅从外表是观察不到病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患者一旦消化系统有了毛病,还真的需要消化内科的医生来进行诊断,查出症结所在,方能对症下药。
海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1980年。在此之前,患者的消化疾病是由该院普通内科进行诊治的。想当年,海安县人民医院一台胃镜也没有,患者要做胃镜,只能到外院外地去做,先要预约登记,再去排队检查,加之当时的胃镜镜头“头儿”较大,患者咽时有很不舒服的感觉,让人累得够受。
1980年,该科终于有了第一台国产纤维胃镜,同时开设每周2次的专科门诊,并开展肝脏活检诊断早期肝硬化、血吸虫病、肝穿刺治肝脓疡。1983年,该科添置XS3直视式胃镜、XS4直视式胃镜各1套,开展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及时作出诊断并得以妥善处理。资料显示,在80年—84年的这个时段里,该科检查1100人,发现胃癌162人、食管癌22人、胃粘膜脱垂102人、十二指肠溃疡8人、食管炎60人、贲门粘膜撕裂2人、胃溃疡59人、胃息肉37人。由此可见医疗设备在临床中所起的作用。
从八十年代起,谢孝东、郁慕鲁等一批医疗骨干进入该科,这些专家们的才华得以展示,他们不断进行学习和探索,积累临床经验,使该科医疗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谢孝东医师不仅参加全国胃癌学习班,还参加了国际消化肿瘤治疗学术会议,回院后,即开展胃肠道肿瘤小剂量化疗。1993年,谢孝东副主任医师作为首批消化科专家挂牌应诊。随着成祝森、孙源源等医生的加入,该科技术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1996年后,该科不断增添新设备,购进纤维胃镜、肠镜各1台,十二指肠镜1台,富士能200型电子胃肠镜1台,高频电治疗仪1台,由于选送的医疗骨干学成回院,该科开展肝活检、食道内硬化注射治疗、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息肉高频电摘除、胃镜下食道癌和胃癌的早期治疗、晚期食道癌的姑息治疗、食道内支架植入术,同时还开展肝癌的介入治疗等。
进入新世纪,随着吉华亮、田尧、郑志存等医师脱颖而出,该科的医术得到进一步拓展,而且形成了特色。经过近30年的拼搏,该科日益发展壮大,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同时大力开展医疗、教学、科研活动,治疗手段从最初单纯药物转为介入及微创相结合,每年做高频电治疗微创手术400例左右,消化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处于县内先进水平。
目前,该科共有医护人员23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3名。拥有固定床位30余张。
    该科医疗设备更是“鸟枪换炮”,拥有200型电子胃、肠镜;富士能400型电子胃、肠镜;富士能400型超细电子胃镜;奥林巴斯高频电治疗仪、食管狭窄扩张器,并配有电脑管理及电脑图文报告系统。该科每年为患者做胃肠镜检查达到8000余例,在南通市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他们还与麻醉科协作,应用新型静脉麻醉开展无痛胃肠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受到患者欢迎。
经过30年的拼搏,该科专家们的医技水平得到提高,在县内独家开展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除术;率先在县内开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空肠营养管放置术;对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消化道大出血、炎症性肠病、腹痛的鉴别诊断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的治疗方案;开展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及黄疸引流治疗阻塞性黄疸等。该科还应用新技术,开展食道癌狭窄扩张支架安置术,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注射等。后起之秀专家们的崛起,造福了家乡父老乡亲。
 
学科带头人的风采
毕业于南通医学院临床系的田尧副主任医师,1991年进入海安县人民医院,分配至内科工作。2000年到上海瑞金医院进修,专攻消化内科领域的新技术运用和发展。2003年,参加南通远程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4年晋升为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2009年当选南通市消化病内镜分会委员,成为全市知名的女专家。
在从事消化内科20年的工作中,师从谢孝东主任的田尧医术不断拓展。她不仅熟练掌握了胃、肠镜的检查,开展内镜下的胃肠息肉摘除术,取食道胃内异物,开展食道扩张术治疗食道狭窄、贲门失缓症,还开展内镜下金属支架安置术,治疗消化道恶性梗阻,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空肠营养管放置术,内镜下止血,开展无痛胃,肠镜的检查。多年的临床实践,使她的医技水平日益提高,在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消化道大出血、炎症性肠病及腹痛的鉴别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抢救成功率高,受到广大患者及亲属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学科带头人,田尧主任深知自己肩上担子分量,不仅要带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拼搏,更重要的是在消化系统领域上,向高新技术迈进,攻克疑难杂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使消化内科的医疗技术水平,成为全市有影响、全县为一流的特色专科。
人体内的消化器官,一旦有了毛病,患者常常是痛苦不堪,但究竟具体是哪个器官出了问题,还真很难说清楚。这就需要内科医师进行准确诊断,查出症结所在,方能对症治疗。
2005年夏天,一名29岁的男性由120急救车送入该科,该患者连续呕血达1500毫升,使用各种止血药物都不能控制出血,血压下降,生命垂危。田主任立即在病床边为他做了紧急胃镜检查,查明是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为挽救患者生命,田主任果断决定冒风险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并亲自为病人插管。插管过程中,病人呕出的血溅了田主任一身,但她毫不在意,终于将三腔二囊管放到位,成功的止住了血,患者的生命保住了。因为肝硬化极易反复出血,为了使患者真正解除痛苦,田主任又采用国内先进技术,通过胃镜为患者实施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手术获成功,患者至今未发生出血症状。
2007年,在李堡经营茶叶生意的一名商人高烧发热,持续腹痛,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病5天,但未收到效果。当120急救车将其送至该科时,田尧主任接诊进行检查发现,此患者腹痛、腹胀、胸闷心急,不能平卧,高热黄疸,全腹压痛、反跳痛,右上腹触摸到包块,大量腹水,肠蠕动消失,高度怀疑重症胰腺炎。
经CT检查证实,该患者为重症胰腺炎。田主任赶紧采取措施,先是给患者插胃管,使肠胃减压,同时进行吸氧,采用中西药物结合的方法,外敷与灌肠相结合,使其疼痛缓解,体温下降。随后,制定个性治疗方案,让其炎症消退。为避开胰腺炎的“禁区”,田主任在给患者胃肠减压的同时,再配十二指肠营养管,促进肠道营养能避开“禁区”被吸收。多举措的治疗方案,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20多天后,患者康复出院。
好学向上的田尧主任,不断的将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撰写了《急性胰腺炎致心脏损害102例临床分析》、《KAIT基因在结肠癌中表达意义》等6篇论文,发表在《交通医学》等杂志上,受到同行们一致好评。她两次被海安县政府嘉奖记功,3次被县卫生局、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县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
 
救死扶伤,消化病专家攻克疑难杂症
作为消化病特色专科,需要有团队精神。没有一支具有实力的医技队伍,是难以完成争创专科品牌的。长江后浪推前浪。该科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专家好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前进。该科副主任医师吉华亮也是一位功底深厚的杏林高手。这位毕业于南通医学临床系的学士,92年到该科工作,曾参加过南通医学院骨干培训班学习研究生课程。1997年到上海仁济医院消化科进修一年,2004年调至医院医务科,同时兼任消化内科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吉华亮主任不仅在消化病医术上造诣颇深,而且重视开展新技术的拓展,对专科品牌的创建尤为重视,展现了一名中年专家的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2001年夏天,一名50岁的工人来该科住院治疗,该患者经常发生腹痛,大便时带血,身体状况相当差,他自己也搞不清是消化系统那个器官出了毛病。
田尧和吉华亮俩位主任对患者进行肠镜检查时,发现其体内问题不小,从回盲部到直肠之间,有百余枚0.5—2厘米的息肉,有的息肉表面糜烂出血,导致其大便带血。一个病人肠部有上百枚息肉,真是罕见,这么多息肉很容易发生癌变。如不能去除,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怎样才能为其治疗呢?两位专家商定了一个完善的治疗方案。他们运用“圈套”新技术为病人驱除病魔,从大息肉出血息肉处下手,通过肠镜,使用高频电圈套器逐个套扎,进行切除,一次解决七八个息肉疙瘩,然后分步实行,逐个消灭。经过十多次的治疗,终于将其肠内这些“隐形炸弹”全部切除。一年后,患者来院复查,发现肠内息肉全部消失。
2002年春天的一个中午,海安县角斜镇一位40多岁的农民,从当地医院转院来消化内科治疗。这名患者因大量呕血,生命垂危,几乎陷入绝境。吉华亮主任见此危重病人,赶紧将胃镜拉到病房,为患者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此患者之胃角部位有一块3公分大小的溃疡,溃疡中一动脉破裂,导致向外喷血。
找到病症后,吉主任立即采取对病灶部位进行喷射止血药的治疗办法,以求先止住喷血症状。但由于患者出血量大,加之胃内情况复杂,未能收效。吉主任当即请外科医生前来会诊,准备立即施行手术。当吉主任与外科医生一起走进手术室时,发现该患者由于失血过多,全身皮肤开始渗水,血压急骤下降,给手术带来了相当难度。这可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信号!吉主任一面目不转睛盯着各种仪器,催促输入大量血液防止意外发生,一面和外科医生商议快速进行手术,对胃内溃疡处进行切除。
由于患者大量出血,皮肤又往外渗水,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意外发生。对病人高度负责的吉主任和外科医生们,在手术成功后仍然坚守在手术室内6小时,直到患者生命体征全部恢复正常才离开手术室。事后,患者及家属都对医护人员千恩万谢,他们说,不是人民医院白衣天使们的抢救,这条命恐怕保不住啊!
电子胃镜的使用,让该科的为民服务上了新台阶。该科不仅能准确查出者胃道、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各个部位的病变状况,为患者的胃病提供准确的治疗,而且能将误入患者胃内的异物取出,诸如金戒指、缝纫针等金属物体。这些新技术的运用,灵巧的双手与仪器的配合让众多愁眉苦脸的患者变成喜笑颜开。
 
救死扶伤,消化病专家攻克疑难杂症
百岁老人柿饼阻喉,专家出手妙手回春。2010年春节前的一天,一位百岁老女寿星被亲属们抬进该科。老寿星发生的病情,让人实感意外。几天前,老人高兴,吃了晚辈们买来的柿饼,谁知吃下后,老人竟然发生吞咽困难,包括饮水都很困难。人们常说“喉咙里打了坝”,这句话竟在老人身上发生。
老寿星再过几天就过百岁生日,发生了这个事儿,让全家人焦急万分。原想柿饼卡在喉咙里,多喝点水就能淌下去,但水都淌不下去了,叫人咋不着急呢?
田尧主任接诊这个病人后,首先反映的是这么高龄的老人,患高血压、心脏病,被柿饼卡在喉咙处,如何才能取出来或咽下去?田主任一边给予降压处理,改善心动能,一边拉来胃镜,仔细地检查柿饼的位置,并用胃镜送进异物钳,一点一点的往外夹。由于柿饼已被水泡烂,呈粘状固定物,取出时相当困难。田主任不怕麻烦,一点一点的往外取,经过十多次钳取,终将老寿星的卡喉物取出。目睹救治场面的亲属们,无不为女专家的细心折服,当他们在老寿星生日宴会上说给来宾听时,成了宴会上的一条“大新闻”。
如皋一位30多岁的年轻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来住院,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给予常规保守治疗一周,仍反复出血,药物治疗处理效果不佳。该科郑志存副主任医师,在胃镜下于溃疡周围用两枚金属夹进行治疗后,患者出血立即停止,症状缓解,很快便出院。
海安仁桥一位病人,家境贫寒,不幸患上了胆总管癌,全身黄疸,B超CT均显示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明显扩张,病人无条件放置胆总管支架,该科郑志存副主任医师与B超室合作,在B超引导下,将导管成功插入扩张的肝内胆管,行胆汁外引流,病人黄疸很快消退。近几年来,该科与放射超声科合作,           成功进行了上述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为胆囊肿瘤患者改善了生活质量,减轻了病痛。
2006年秋天,雅周许家庄59岁的农民夏圣彬,因食管癌手术后不能进食,来该科就医。田尧和吉华亮主任亲自对其进行胃镜检查,发现此患者食管手术切口处,由于疤痕收缩,仅剩一个小孔,遂进行食管扩张手术。术后,虽恢复进食,但由于患者为特殊疤痕体质,食管短期内反复发生疤痕狭窄,不仅不能进食,常常连饮水都困难,平均半月左右就需进行食管扩张,病人痛苦不堪。
田主任和吉主任商议后认为,为病人安装食管支架是解决病患的唯一办法,但患者对安装支架是顾虑重重。两位消化病专家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不厌其烦,反复向患者及亲属解释安装支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终于使老夏打消了顾虑。两位专家先后两次为老复安装了可回收支架,使其解除了痛苦。
2006年初,青年女性患者唐女士来该科就诊,患者因为高热不退,肝部疼痛已一个星期,体质很差,家人非常焦急,吉华亮主任立即对患者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检查,发现肝脏有一个很大的脓肿,达13cm。
诊断明确了。如果按通常治疗方法,单纯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不仅病人好转慢,疗程要长达数月,而且费用必然很高,患者难以承担。
吉华亮主任果断决定为病人进行肝穿刺。当针刺入肝脏脓腔后,抽出粘稠脓液,恶臭无比,就连在场的家属都不能忍受,离开病房。而吉主任不畏脏苦,为患者抽出450ml脓液,随后用抗菌药物冲洗脓腔,第二天病人体温就开始下降。五天后,体温正常。此后,吉主任又三次进行肝穿刺脓腔冲洗,不到一月,患者就完全康复,所花医疗费用也不高,患者及家属十分感激,连连称赞吉主任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和谐,济世良方
人们早有共识:医患和谐,两者共赢;家庭和谐,幸福美满;社会和谐,国富民强;国际和谐,世界太平。然而,不少人却不知与己和谐,更不知诸多疾病的主因就是自身失却和谐。
在大千世界,有很多疾病是人为所致。这里所说的“人为”,就是指自身失却和谐。其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失去和谐而患病的现象并不鲜见。诸如:
失却和谐的生活节奏可以导致疾病。有的人常年上班又加班,下班了又搞第二职业,还有忙不完的家务事儿,整天忙得像团团转的陀螺,这种人操劳过度,睡眠不足,不善于享受生命应有的休闲与宁静。如果不能与己和谐,经常违背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大脑和体内其它脏器就会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必然烦躁焦虑,疲惫不堪。结果未老先衰,疾病丛生,甚至过劳猝死。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起居有则、张弛有度。
失却和谐的过度享受可以致病。有的人食必大鱼大肉,饮必一醉方休,行必打车代步,稍寒微热即开空调,方阵大战通宵达旦。平时根本不开展体育锻炼,或者只是偶尔为之,如此失却和谐的过度享受,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必然招致“富贵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产生。
失却和谐的时尚可以致病。有的人为了俊俏而冬不穿棉,衣着十分单薄,伤筋冻骨,引发关节炎;有的人为了身材苗条而减肥,长期挨饿,营养不良;有的人为了口福而生吃拌虾等不洁食品,结果病菌入侵,患肠胃炎等疾病。
失却和谐的就医苛求可以致病。有的人生病乱求医,乱吃药,能吃药的要打针,能打针的要挂水;有的人迷信贵重药品,小病要吃好药,不知对症有效是良药;有的人自作聪明乱买药,不遵医嘱乱服药;如果未病之时不预防,己病之时滥服药,必然难治难愈。
失却和谐的追求可以导致疾病。有的人只图索取,不讲奉献;有的人唯利是图,不图共赢;有的人不顾实际,想入非非;有的人只图眼前,不顾长远;有的人唯我独尊,固执己见。如此失却和谐的不良情绪和恶劣心境,极能导致身心不健康,甚至使人患病夭亡。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又是十分脆弱的;病因是复杂的,又是相互交叉作用的。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我们必须与大自然和谐,与人和谐,与社会和谐,更要与己和谐,不能与自己过不去,要善待自己。只有时时和谐,事事和谐,才能健康长寿。必须牢记:和谐永远是济世良方,可治社会弊端,可愈人体诸多疾病。
(唐秀涛)
 
 
积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什么是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我国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确定基本药物品种,完善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使用、定价、报销等政策,保障群众基本用药。
 
  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促进公平、公正。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地区发展差异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从而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需求,保障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权益。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于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本药物的价格是怎样制定的? 
    制定基本药物价格要保持生产企业合理盈利,鼓励企业生产供应,同时要严格控制流通环节费用,减少不合理加价行为。主要措施:一是基本药物由国家按通用名称制定统一的零售指导价,经营者在不突破政府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实际购销价格。二是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在国家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其中包含配送费用。三是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基本药物按进价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让爱更温馨
 
春寒料峭,医院又迎来了一个住院高峰期,来医院探视病人的亲戚、朋友也随之多了起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真诚希望大家能把对患者的爱增加几分含蓄,把我们海安人真诚、热情、爽朗的性格升华为对病人更高层次的关爱。
当您得知亲戚、朋友有恙住院时,人之常情,您会心情焦急,希望立刻看到您关心的人,但我向请您建议:首先要考虑病人是患的什么病,病情处于什么情况,目前在进行什么治疗,如您的亲戚朋友患的是传染病或处在抢救或手术及术后三天内,最佳的关爱方式是主动与患者的陪护人员联系一下,一是表达关心,询问一下对方需要给于什么帮助;二是较为准确地了解一下患者的病情;三是由对方转达一下您对病人的问候。因为上述诸情况下,急切地直接探视病人是不科学的,往往造成患者的疲惫。
当您在考虑为病人买些什么时,一定记得想一想病人可以吃些什么或者可以用些什么?说句实话,现在大家探视病人,让人都觉得很烦恼,不知道送些什么给病人,看病人买东西常是跟风,其实有很多东西根本没有实用性,甚至食用或者使用会影响病人健康,真是费钱又费神。
当您来院时,请尽量不要把家中心爱的宝宝带到医院。医院是各种人群和疾病汇集的地方,孩子们抵抗力差,而且医院人多手杂不安全,孩子来不来想必病人也不会计较,如果宝贝一定要来,请一定要把他(她)时刻带在身边。
当您坐在病人床旁交谈时,请一定要考虑到邻床的病人,尽可能地放低您的声音,缩短您的探视时间,因为这里的病人有一个共同的急需——好好休息!如果您不巧感冒就不必亲临医院,最好选择打电话或者代问候的方式,这其中的原委不说您也明白。
人在病中更需要亲情、友情、关爱,然关爱有很多方式,我们能否让我们的关爱变得更文明、更健康、更温馨呢?(顾   成)
 
 
 
一切为了病人
3月12日上午,一名76岁高龄的农妇被家人送到县人民医院李堡分院,当时患者腹痛难忍,面色枯黄,喘气急促,副院长石书宏接待了病人,经过仔细周密的检查确认为胆囊炎急性发作,必须尽快手术。然而,该患者房颤频繁,血压居高不下,心功能三级,手术施行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家属急得团团转,不知所措,医务人员也倍感压力。这是可能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任务,怎么办?看到家属企盼的目光,院内立即启动急会诊程序,石书宏副院长(外科副主任医师)、许祝青副院长(内科副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王家祺等多名医疗骨干认真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大家一致认为救死扶伤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尽管手术风险很大,但不立即手术风险更大,经过多科室反复协商最终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手术抢救方案。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一场与死神争时间的战斗打响了。
石副院长亲自主刀,外科骨干云集手术台前,麻醉科王主任亲自进行麻醉,麻醉科同志也全体到场,许副院亲自实施心电监护,全院各部门都进入一级戒备状态,随时服从手术的需要。
稳定血压,消除房颤,保护心功能……一系列内科保护性治疗进行得井然有序,生命监护仪显示出不断转好的信息,麻醉方案被完美执行为手术辅平了道路,开腹、胆囊管结扎、胆管剥离……虽然患者胆囊高度扩张,但外科同志仍然以娴熟的技艺,密切的配合,迅速完成了手术。
已是下午2点,刚下手术台的同志们这才感觉饥肠辘辘,大汗淋漓,紧张的神经这才松驰下来,同样相关岗位的同志也才悄悄离开,因为大家都知道生命重于泰山。
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转危为安,病人家属千恩万谢。但当时大家都为这台手术捏了把汗,因为,为这样身体状态的病人做这一手术,医务人员承担的风险确实太大了。然而参加抢救的同志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为病人的生命,我们愿意承担这份风险。(王建康   顾成)
 
 
 
有一天,当父母老去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如果有这么一天
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
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
当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臭,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
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
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
从我们出生开始,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了,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
如果有一天,你像他们一样老时,你希望怎么过?
现在的你,是在当单身寄生虫、还是已婚双料或多料寄生虫?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好运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