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十期
 首页 / 医院文化 / 院报
发布时间:2015-11-01

  ●10月13日,县卫计委、县卫生监督所、县疾控中心来我院检查传染病及消毒隔离管理工作。
  ●10月13日,启东市人民医院陆健泉院长一行13人来院参观交流。
  ●10月14日,省卫计委卫生监督所来我院进行传染病执法检查。
  ●10月20日,如皋市人民医院朱银圣院长一行58人来院参观交流。
  ●10月23日,张建平院长参加江苏省医院协会县(市)级医院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并在大会上作《质量管理方法与持续质量改进》专题报告,所撰写的《三级综合医院现场评审准备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一文荣获大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10月23日,省卫计委检查组对我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专项检查。
  ●10月29日,建湖县人民医院陆玉忠副院长一行12人来院参交流。

          省卫计委来院进行明查暗访

    10月27日,省卫计委检查组一行4人对我院进行了明查暗访。检查内容包括服务、医疗、护理、院内感染等方面。
  在明查时,专家们向我院通报了暗访的部分情况,对我院应急反应能力及运行病历质量表示满意,但也指出了我院对住院病人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明查时,检查组专家通过病历检查、现场走访、抽考等方式着重检查了我院的病历及处方质量、“三合理”执行情况、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志愿者工作等。
  检查结束后,各职能科室对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张建平院长要求各科室要对照暴露出的问题迅速整改,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制度落实、强化全员质量培训等措施,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提高。            (院办 顾成)

          倾听百姓声音 提升医疗服务
         ——张建平院长走进“94.1”行风政风热线

   10月16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平应邀走进海安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节目——《941行风政风热线》,就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人才建设、医德医风等方面与广大听众和网友进行了互动交流。
  应主持人的要求,张院长首先向听众介绍了我院9月份接受省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现场评审的有关情况:9月16至18日,江苏省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专家组一行14人,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评价病历、追踪调查、实地查看、现场演示、访谈考核等方式,对医院公益性、服务质量、患者安全、医疗质量与安全、护理管理、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评价,对600个普通条款及51个核心条款进行了逐条评等打分。经过三天的评审,专家组对我院的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张院长还介绍了近年来我院在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安全、促进专科建设、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
  在互动环节,张院长耐心解答了听众朋友提出的关于停车收费政策、方便门诊诊疗范围、超声检查前宣教、医德医风建设等问题,张院长真诚地表示:虽然医院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肯定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今后的主要工作就是认真落实《海安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方案》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创新管理,完善机制,引导全院职工秉承“敬业、严谨、廉洁、文明”的医院精神,恪守“科技兴院、质量建院、从严治院、全员爱院”的院训,坚持“尊重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爱心”的服务宗旨,努力将人民医院建成省内知名、南通一流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党办 钱梅军 张红娟)

          金秋庆重阳  浓浓敬老情
      ——医院召开庆祝重阳节暨离退休人员祝寿大会

    10月26日下午,医院在行政楼6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庆祝重阳节暨离退休人员整生日祝寿大会,医院离退休老同志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常务副院长钟志生主持。
  会议伊始,张建平院长和钟志生常务副院长向今年整寿的冒慧芳等28位老同志赠送了精美的生日蛋糕和贺寿礼金。钟院长代表医院致祝寿词,他祝愿整寿的老同志生日快乐、节日快乐,并祝福所有的老同志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会上,张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及全体职工向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向与会的老同志汇报了医院前期的工作情况,着重介绍了医院接受三级医院现场评审的情况。张院长衷心希望各位老同志在保重身体、合理安排好晚年生活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医院工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医院发展再作贡献!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祝寿活动,不仅很好地传承了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彰显了医院对离退休老同志的敬爱和感激之情。老同志们欢聚一堂,忆当年,绘愿景,会议现场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洋溢着欢乐温馨的节日气氛。
      (退管科 冯骏 党办 张红娟)


          张建平院长任期中
       “三责联审”进点会召开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10月16日下午,我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平任期中“三责联审”进点会在医院门诊五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县审计局联合对张院长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三年期间履行选人用人责任、机构编制责任和任期经济责任的情况实施“三责联审”。
    会议由县审计局局长杭亚军主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锦璜、县审计局副局长王建伟、县编制办主任陈关飞、县委组织部综合干部科科长陈文进、医院全体院领导、中层干部代表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陈部长宣读了县委组织部关于对海安县人民医院院长张建平任期中进行“三责联审”的通知,强调了组织管理干部的有关规定,介绍了本次审计范围、重点内容、时间安排等情况,对审计组执行廉政工作纪律、文明审计进行了强调。审计局副局长王建伟、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主任陈关飞介绍了本次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和机构编制审核的内容、要求、方法。会上,还对张建平同志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三年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张建平院长在会上介绍了这三年医院发展情况,并明确表态将全力支持配合审计工作,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
    会后,还通过个别谈话方式,听取了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院办 顾成)

          昔日“小儿科” 今朝“大手笔”
               ——海安县人民医院儿科专家争先创优纪实

    时代催人奋进,时代造就人才。这句话印证了海安县人民医院儿科的发展历程。三十多年前,从内科分列出来的“小儿科”,历经三代人的努力,如今已成为享誉苏中的“市级重点专科”。该科的技术和实力,在苏中地区同级医院中堪称一流。专家们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不断进取,敢为人先,用精湛的技术救治了众多的小患者生命,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设五个“分科”
                        专业细化正能量发挥
  
    该科自设立三个“主诊组”以来,在朱余德、季凤华、袁伯稳3位学科带头人的率领下,以打造苏中地区一流科室为奋斗目标,在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不断创新突破,在全市第一家设立二级专科,是科室发展的“大手笔”,专业细化了,专家各展其能,正能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该科建立的“二级专科”共有5个:
  在全市同级医院中首创新生儿科。开设了独立的新生儿病房。能开展新生儿及早产儿各种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拥有数台早产儿恒温箱、远红外辐射抢救台、蓝光治疗仪、经皮测胆红素仪、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微量血糖仪及呼吸机等先进设备,能进行PPS气管内给药、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PICC置管及静脉营养等,成功抢救多例重症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及ARDS等患儿,培养成功早产儿最小体重仅1200克,且生活质量良好。
  开设了呼吸道疾病专科。指导家长合理正规治疗小儿哮喘并进行随访;能开展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如痰培养、MP-Ab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TB-Ab检测、咽拭子支原体培养等;能进行机械通气、超声雾化吸入和氧驱动射流雾化吸入气道扩张剂等辅助治疗;成功抢救多例重症肺炎、哮喘持续状态的患儿。
  开设了小儿神经内科专科。能对各年龄段的小儿进行腰椎穿刺术,尤其新生儿成功率较高,成功抢救多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癫痫持续状态、重症脑炎的患儿。
  开设了小儿保健专科。常规进行门诊,并有小儿智力测定及多动症的诊断系统,同时能开展微量元素的检测,用于筛查儿童铅中毒等疾病。
  开设了小儿消化科。能对小儿腹泻进行细菌和病毒的病原学检查及腹泻的正规液体治疗,能对小儿消化道出血进行电子胃镜检查。
  该科的“大手笔”,体现在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走前人未走的路。开设二级专科,大力开展新技术等新举措,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重度窒息婴儿
                      新生儿室抢救重获新生
  
  一名刚生下来的“早产儿”,刚离开母体,就遇上重度窒息的大麻烦。争分夺秒的抢救,在新生儿室紧急进行。这一幕就发生在2015年3月19日的上午9时。
  当日上午8时许,在产科刚出生的这名小男孩,便出现啼哭声低、反应差的状态。见状,产科的医护人员便果断的急送婴儿至新生儿室。当班的袁伯稳主任医师检查发现,此小儿各方面的反应都比较差,刺激后哭声低,双手及皮肤有青紫,呼吸促,口周微绀,双肺呼吸音粗,有粗湿口罗音。袁主任当即判断,此婴儿是“重度窒息”,紧急进行抢救。
  抢救小组由袁伯稳主任医师,陈海燕住院医师、贲国平护士长、崔荣萍护师组成。在为小儿做各种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后,由贲国平为小患儿进行气管内给药抢救,滴入猪肺磷脂注射液,使小儿血氧饱和度稳定,并对小儿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内注入PS。这些紧急抢救举措,都在一个多小时内完成,充分显示新生儿室技术力量的成熟。
  3月20日上午的儿科危重病例讨论会上,季凤华、袁伯稳等专家,对“小不点”的病情作了详尽的分析,就治疗方案作了适时的调整。当一名儿科医生不容易啊,诊治这种小婴儿,根本不能与诊治成年人相比,医生与小患者们不能交流,全凭临床经验及症状进行准确诊断,对症进行下药,不能出一点差错。
  这名小儿自进入新生儿室后,该室的医护人员是一刻不离,轮流值班,通过仪器、仪表,分分秒秒实行监护。小儿几次出现病情变化,都被及时抢救化解。经过医护人员的抢救和护理,一周后,小儿病情稳定好转。4月3日,小儿出院,这个连名字也未来得及取的婴儿,多亏专家施救重获新生。
  
                            东台小患者
                   幸遇海安专家挽救一条命
  
  2015年10月9日上午11点钟,邻县人崔某抱着刚出生43天的小女孩来该科诊治,朱晶波主任医师检查后发现,这个小女孩患的是“婴儿肺炎”,且病情相当严重,呼吸促,口唇发青,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口罗音,心率高达150次,病情危急。尽管此时已近下班时刻,但朱晶波一刻也不耽误,立即对患儿进行抢救。吸氧、吸痰、抗感染,采用“布地荼德”及“爱全乐”等药物雾化施救,把小孩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一周后,小患者平安出院。
  采访时,朱晶波主任告诉我们:小患者在当地已经跑了好几家医院,见病情未能好转,经人推荐来海安诊治。这名小孩如果再延误,将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极有可能出现死亡的后果。正是海安儿科专家的及时抢救,让小儿逃过一劫,崔某一家人感激不已。出院时,送锦旗表示感谢。
  朱晶波主任是治疗“手足口病”的专家。这种病以前不太被人们重视,去年,外部地区曾发生这种病的流行,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儿童健康的关心。
  2014年8月的一天,季某抱着一岁的小男孩来该科诊治,当地医院考虑小儿患上了感冒,治疗后效果不佳,转入该科诊治。朱晶波主任查体发现,小儿精神萎靡,不愿进食,且身上有斑疹状态,考虑是“手足口病”,立即收入病房。经“腰穿”检查,发现白细胞增加,已合并为脑炎,对症下药进行治疗。几天后,小患病情逐渐平稳好转。
  朱晶波主任医师说,尽管我县每年有200多名小儿染上此病,但病情都不是严重的。只要及时进行诊治,治疗效果都较满意。
  
                                  抢救患儿生命
                           专家争分夺秒连夜进行
  
  在人们的印象中,得癫痫病的都是成年人,小儿得此病的情况很少听说,小儿一旦患上此病,且呈持续状态,那麻烦可就大了。家住海安镇的三岁小女孩就惹上了此疾病。
  2015年1月10日下午5时许,“花花”的父亲抱着她来该科急诊。侯爱萍副主任医师接诊后了解到,小患者于昨晚起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开始发热,并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目上视,四肢抖动,面色青紫,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持续约一小时。就诊时,患儿神志不清,仍有抽搐,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见此危急情况,侯爱萍当即对患儿进行紧急抢救。
  采访时,侯主任告诉我们,“癫痫持续状态这种病可厉害啦,长时间的抽搐,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脑部水肿,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还会出现舌根后坠,喉头水肿致窒息,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抢救一刻也不能耽误!”
  紧急抢救一直持续到深夜,患儿情况才有所好转。1月11日下午,季凤华科主任专门召集了“疑难病例讨论会”,专家和医护人员一起对小患儿的病情进行分析,对目前的抗感染、止痉、降颅压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方案表示认可。侯主任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儿科专家,患儿治疗期间,她每天都到病房查看患儿的病情,不断调整药物,终使患儿转危为安,1月20日出院。患儿亲属们对白衣天使们的救命之恩连连致谢。
  侯主任的“细心”也值得敬佩。今年9月中旬的一天,她发现一名来诊治呕吐症状的“胖女小孩”,呼吸时有烂苹果味。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侯主任,立即急查血糖、尿糖、尿酸,患儿的血糖指标高得很,如果按照“急性胃肠炎”来诊治,输入大量的葡萄糖补充液体,那就有可能出现意外。这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疾病,有时容易被疏忽。正是专家的“细心”,让患儿转危为安。
  
                              科室人才济济
                            诊断水平令人敬佩
  
  说该科是人才济济,一点也不夸张。目前,该科拥有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7名。朱余德为医院党委副书记,季凤华为儿科主任,袁伯稳、朱晶波为儿科副主任。一个科室有这么多的专家,在苏中地区同级医院中称得上实力不一般。丰富的临床经验,显示专家们的诊断水平。
  2015年8月一天的上午,家住海安城区的王某,抱着三岁的小男孩来看门诊。王某称,小男孩在私人诊所持续多天雾化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多种抗菌素,但都未见成效,且越来越重。从昨晚起,咳嗽剧烈,于是上午就来找专家治疗。
  接诊的季凤华主任医师检查发现,小孩已经患上重症肺炎,满肺散在湿罗音,且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于是立即收入病房治疗。季主任分析,患儿因早期上感期间,过度使用激素雾化,致感染下延,分泌物增多,阻塞小气道所致。经过10多天的治疗,患儿康复出院。
  季主任对笔者说:小儿感冒早期,不能滥用激素和抗菌素,一旦过度使用,将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的迁延不愈以及混合感染。小儿治病应到正规医院,绝不能图省事,病急乱投医。
  昔日“小儿科”,今朝“大手笔”。儿科专家们争先创优的举措,造福了众多小患者及父老乡亲。一组数据印证了该科的佳绩:开放床位120张,每年住院人数4000余人,抢救小患者达200余人。无论是收住病人人数,还是危重儿的抢救成功率,都居全市同级医院的领先地位,彰显了该科实力和水平。
       (党办 钱梅军 特约通讯员 苏学勤)


               热情接待来客  支援边疆建设
   10月26日,伊宁县卫生局纪检书记时晓萍带领伊宁县18名优秀村医来院参观学习。县卫计委副主任季永东、我院张建平院长以及其他在院的院领导一起进行了接待。
  首先,张建平院长带领伊宁县观摩团参观我院门诊、重症医学科、肿瘤科等科室,介绍了各科科室的发展情况和技术水平。在随后的欢迎会上,张建平院长又详细地向观摩团介绍了我院的整体情况和今年的工作情况。  
  张建平院长最后强调:新疆伊宁县是我们南通市援疆工作的友好县。多年来,我院和伊宁县卫生系统之间互访不断,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医院积极动员和鼓励医务人员参加援疆工作,把伊宁县卫生工作支持好,建设好,完成好中央、省市县政府交给我们的援疆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工作。
            (院办 顾成)

     10日上午,我院专科护士走近中大街社区,为社区居民服务。糖尿病专科小组吕忠美护士长、心血管专科小组储红梅护士长、危重症专科小组顾永梅护士长带领各个专科小组的成员为老人们进行量血压、心肺听诊、测血糖等常规检查项目,耐心细致地与老人们交谈,为老年人讲解健康知识,针对疾病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合理用药、合理膳食等内容,结合实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为老年人进行科学讲解,激发他们关爱自己、关爱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识。糖尿病专科小组组长吕忠美还特别邀请了我院肾内科的杨小华副主任医师针对每一位老人的具体情况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劝诫老年人要全新地认识疾病,不要盲目吃保健品,指导老人们平时要注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悦,同时向他们发放《高血压宣传手册》、《糖尿病宣传手册》、《脑卒中宣传资料》、《老年人保健手册》等宣传手册。          (ICU 丁左缨)

          “帮忙进社区”——大型义诊活动
    10月3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我院开展“帮忙进社区”——中洋广场大型义诊。医院精心策划组织16名专家来到广场开展义诊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综合医院专家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深受群众欢迎,得到大家一片赞誉。          (院办 顾成)
                       
南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导师
                    聘任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

   9月24日上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副院长沐仁旺、医学部主任韩新华、教务处副处长奚汉青、2012级年级辅导员顾洋一行4人在我院举行了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导师聘任仪式。我院钟志生常务副院长、张跃明副院长、科教科唐剑武科长、石明明副科长、鲁小敏科长助理、全体导师及临床医学122班全体学生参加会议。
  聘任仪式由科教科科长唐剑武主持。杏林学院韩新华主任宣读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聘任文件:为了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人际交流和实践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经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在海安县人民医院聘任学生导师,聘期两年。聘任学生导师有:徐晓英、郭金莲、侯爱萍、沈预程、顾顺忠、钱进、刘霞、陈宇、袁海建、季凤俊、陈晋、陈志刚、吴德模等。各导师上台,领导颁发聘书;徐晓英作为导师代表讲话;沐仁旺副院长讲话,对导师的带教及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最后我院张跃明副院长代表医院欢迎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各位领导光临指导,在新的“3+2”教学模式下,导师聘任制的实施对教学医院既是任务也是挑战,医院已根据学院要求挑选了临床各科优秀的老师做学生导师,我院的教学工作在学院的指导下必将逐步提高、逐步完善!  (科教科 唐剑武)

          为爱奔走 为爱坚守
        ——《爱的脚步》拍摄纪实
    反映我院志愿服务的微电影——《爱的脚步》已于10月中旬正式开拍。这是多年来我院志愿服务活动的精彩再现和提炼升华,也是为县委党建DV大赛筹拍的参赛作品。通过创作人员和全体参演人员的工作努力,一部贴近医务人员工作实际,展示我院志愿者精神风貌的微电影作品即将呈现在大家面前。
  微电影的拍摄,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从创作团队的选定、剧本的创作润色,到创造拍摄条件、组织督促拍摄、拍摄工作协调等各个环节,张院长都亲自把关。正式开拍前,朱书记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要求拍摄涉及到的科室和个人,做好相应的准备,全力支持微电影的拍摄。在张院长、钟院长和朱书记的关心下,微电影如期开拍。
  在微电影剧本的创作期间,编剧走访了我院志愿者谢海洋、唐义权、储成美、贲国平等,他们提供了自己参加志愿服务的一些小故事和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为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真实精彩的素材,编剧也从中获得了不少的创作灵感。
  制作完成的微电影作品虽然只有短短十分钟,却凝聚了许多人的辛劳和汗水。医院办公室在组织、指挥、协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真实再现志愿服务的场景,拍摄的场所涉及福利院、工厂、学校、农村家庭等我院志愿者服务过的地方。钱梅军主任和顾成同志分头联系这些单位和个人,寻求相关单位对我院微电影拍摄的支持和帮助。
  剧本中有一名受到我院志愿者资助的贫困儿童,为了得到最佳的拍摄效果,顾成和儿科护士长贲国平不辞辛苦,四次到孩子家里走访,征求孩子奶奶的意见,耐心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表演技巧,让他们把对志愿者的感激在镜头前恰当地表现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拍摄当天,孩子和老人的表演都非常真实自然,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
  为了配合此次拍摄,参演的所有医务人员,都调整了工作内容,放弃自身休息,不辞辛劳,在数个拍摄场地之间奔走。从未有过表演经历的他们,有时为了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要反复表演多次,才能符合拍摄要求。参演的谢海洋主任和杨小华主任都表示:“‘隔行如隔山’,作为一名外行人,参拍微电影比医疗工作还要难,感觉特别累,但是为了展示医院形象,传递正能量,再难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受资助孩子家中拍摄时,为了呈现最佳的视觉效果,现场必须要有充足的光线。仲秋的正午,气温仍然达到28摄氏度,所有的参演人员在阳光的炙烤下,坚持了近4个小时,大家的额头都是汗水涔涔,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错过了午饭时间,也没有一个人喊饿,直到这个镜头拍摄结束,大家紧绷的神经才松弛下来,一个个瘫坐在椅子上,与拍摄时神采奕奕的样子迥然不同。
  其实,在拍摄期间,这样感动的瞬间随时都在上演着。敬老院里,志愿者为老人修剪脚趾甲,陪同老人上厕所;门诊大厅内,志愿者搀扶盲人夫妇就医;知识讲座的现场,一支玫瑰赠给台下的听众;建筑工地上,义诊的医生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样的场景是真实的重现,是情感的传递,更是志愿服务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最好诠释。
  《爱的脚步》再现的是我院志愿者为了爱在不停歇地奔走,反映的却是志愿者对爱的执着坚守。为爱奔走,爱的脚步不会停留;为爱坚守,对爱的追求永远没有尽头!         (党办 张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