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
 首页 / 医疗服务 / 服务指南
发布时间:2008-10-15


 
专科名称:  普外科
 
 
专科医生名单:(含人员状况、业务开展情况、技术特长、学术成果等)
刘  俊: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薛  平:副主任医师
殷  杰:主治医师
张德进:主治医师
 
 
专科特色介绍:
 
    一、甲状腺、乳腺外科:我科是一个手术、化疗以及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新型专科。本专科具有专职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生等骨干,技术精湛,经验丰富。
本专科目前开展的技术项目有:1、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的诊治,开展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或次全切除术、甲状腺癌根治颈大块清扫术或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乳腺炎或乳腺脓肿的诊治,乳腺增生的诊治,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根治术、保乳术、乳腺肉瘤的诊治、乳腺肿物切除术、乳腺区段切除术、乳腺肿物微创活检与微创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术后规范化辅助治疗、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晚期与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新辅助化疗。特别在乳腺癌的治疗上,我们坚持在规范化治疗的原则下,根据病友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系统化和人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使病人从住院、手术、化疗、放疗到出院观察或随访均在专科医生的监护下进行,大大提高了疗效和生存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我科医师是我院唯一在上海、北京等大医院进行过本专业进修、培训的医师,密切跟踪掌握国内外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沿用国际公认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为患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保证。基于兼顾乳腺癌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双重目的,乳腺癌的保乳治疗现已成为欧美国国家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在我国也逐渐开展此类手术,并完成了国内的大宗研究,证实保乳手术与切除乳腺的手术治疗效果相似,我科开展的保乳手术,随访追踪效果良好。
 
    二、腹部肿瘤:开展胃、大肠、肝脏、胆道、胰腺及腹膜后肿瘤等的诊治,胃结肠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根治术、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低位保肛术、胆囊癌根治术、高位胆管癌切除术、肝癌多段或半肝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腹部肿瘤的治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腹腔镜微创外科:腹腔镜外科手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外科高新技术,也称为微小创伤外科手术,是现代科技和传统外科手术相结合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它仅仅在腹壁上插入几个3~10mm的细导管,从导管内伸入带微型摄像机的腹腔镜,将腹腔内的图像放大并清晰显示于电视屏幕上,医生通过电视屏幕观察腹腔内的情况,再将细长的手术器械从腹壁导管伸入腹腔进行手术操作。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手术效果相同,并具有明显的优点,如它对病人创伤小,胃肠道干扰小,出血少,手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恢复快,手术后不用拆线,一般手术后当天即可以下床并进食少量汤水,2~4天即可出院,并发症少,术后肠粘连少,腹壁疤痕小等。我院腹腔镜外科成立于1999年,目前拥有美国Stryker(史塞克)公司生产的先进的电视腹腔镜手术系统两套,已成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急性胰腺炎引流术及腹腔镜诊查术等数千例,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腹外疝:腹外疝是小儿和老年人的常见病,我科开展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白线疝、脐疝、造瘘口旁疝等诊治。对小儿腹股沟疝经腹股沟区2~3cm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的腹外疝手术方法已逐渐被更新淘汰。传统手术方法术后都要卧床3-7天,出院后休息三周,三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给病人增加了许多麻烦,并且传统手术术后有4%-10%的复发率。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外科医生率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及Shouldice法以解决术后的疼痛和复发,90年代开始用新型修补材料完成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美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使用。现在全球每年有80万例的无张力疝修补术,统计结果证实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术式,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复发率不到1%。现代无张力的疝修补手术大多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术前无需禁食水,无需灌肠,无需插尿管,局麻手术术后即可进食,无需卧床三天,无需压迫切口,无基础内科疾病的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不限制活动。术后抗炎2-3天,即可出院。我科开展各型无张力修补术,随访追踪效果良好。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甲状腺、乳腺科  ——  刘俊主任医师
周四上午:甲状腺、乳腺外科  ——  薛平副主任医师
 




 
乳腺癌简介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增长率达到2%,在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病因未明。主要表现为乳房内肿块,往往具有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可能不光滑的特点。偶见男性乳腺癌,其预后较女性者差。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
 
    乳腺癌的病因:尚无定论,可能有以下一些因素:
 
    ①内分泌因素,初潮年龄提早,绝经年龄后延,30岁以后初产,不生育等均可使发病率提高。45~49岁及60~64岁为好发年龄,这也说明发病与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乳腺癌的男女发病率为1:100,说明内分泌尤其是女性激素对乳腺癌的关系密切。
 
    ②遗传因素,凡母亲或姐妹得乳腺癌者,其本人发病的可能性比对照人群增高2~3倍,并往往具有发病年龄提早,易得双侧性乳腺癌的特点。
 
    ③营养因素,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为主,肥胖及经济生活水平较高阶层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均比对照人群高。
 
    ④环境因素,乳腺癌低发国家人民移居高发国家后,其第二代的乳腺癌发病率即与居住国的发病率一致。
 
    较有明显关系的环境因素是电离辐射。据调查原子弹爆炸区的妇女,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多次胸透及因产后乳腺炎接受放射治疗后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均高于对照人群。
 
    病理:乳腺癌主要发生于乳管上皮,仅5%来自腺泡。根据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分为分化低的和分化高的两大类。分化低的乳腺癌包括硬癌、髓样癌、弥漫型癌和胶样癌,其恶性程度较高。分化高的乳腺癌包括腺癌、导管癌、乳头状癌和湿疹样癌,其恶性程度较低。
 
    临床表现:乳腺癌最常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 (45~50%),其次是乳头、乳晕区(15~20%)和内上象限(12~15%)。最早的表现是乳房内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在乳房内不易推动。晚期癌块表面皮肤凹陷,乳头被牵向癌块方向,有时可有皮肤溃疡,腋窝或锁骨下淋巴结肿大、变硬。
 
    转移途径  乳腺癌的扩散方式有:
    ①直接蔓延,癌细胞可在乳腺内扩展,侵犯皮下悬韧带,使韧带缩短,牵扯皮肤,使皮肤表面出现凹陷(酒窝征),或侵犯乳晕下的大乳管,牵缩乳头,造成乳头内陷,癌细胞也可堵塞皮下淋巴管,造成皮肤水肿(橘皮样改变)。侵入皮内淋巴管,可在皮肤表面形成多数小结节(卫星结节)。肿瘤亦可破溃形成溃疡,或侵犯胸大肌、肋间肌及肋骨,使肿瘤与胸壁固定。
 
    ②淋巴转移,可向外侧侵入同侧腋淋巴结(发生率60~70%),然后进入锁骨下及锁骨上淋巴结。向内侧可侵入胸骨旁的内乳淋巴结,再达锁骨上淋巴结。肿瘤位于乳房内侧部或中央区并有腋淋巴结转移时,内乳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可达40~50%。
 
    ③血行转移,以肺转移最常见,亦可转移骨、胸膜、肝、脑、卵巢。
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现代乳腺癌治疗理念是科学和人文结合。手术切除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治疗模式已发生改变,手术范围逐渐缩小,对Ⅰ、Ⅱ期乳腺癌主张行保乳手术。以往乳腺癌手术,一般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研究表明,如果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就可以考虑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所以前哨淋巴结(SLN)检测代替腋窝清扫术是乳癌外科手术的又一次革命。前哨淋巴结(SLN)活检预测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准确率可达 90%到98%,而假阴性率可以控制在5-10%,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上肢水肿发生率<1%,在美国已逐渐成为常规处理。
 
专家人员名单及门诊时间:
 
刘俊主任医师:周一上午
薛平副主任医师:周四上午
 




 
甲状腺肿瘤 简介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内孤立性病变,在未明确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局部组织结构异常所致。有些结节既可触及,又有影像学异常;有些结节仅可触及,却无影像学异常;有些结节仅有影像学异常,却不能触及。不可触及的结节与相同大小的可触及结节的恶性概率相同。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与恶性率:
 
(1)据流行病学调查:女性6.4%,男性1.6%,平均4.2%有甲状腺结节。
(2)据尸体解剖学报告:25%~50%的健康人有甲状腺结节。
(3)据超声波检查:30%的健康人有甲状腺结节,其中仅有5%临床上可触及。
(4)据手术切除后病理报告:在甲状腺结节中5%-10%是恶性的,甲状腺单发结节较多发结节具有更高的恶变率。
 
一、病因学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尚不明确。
 
二、疾病分类
 
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一)甲状腺良性肿瘤
主要为甲状腺腺瘤,约占甲状腺疾病的60%。以女性为多,据国内资料统计,女性与男性之比为3:1。发病年龄多在甲状腺功能活跃时期发病,即20~40岁为多,40岁以后发病逐渐下降。
 
(二)甲状腺恶性肿瘤
1.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腺癌约占75%;滤泡状癌约占10%~15%;髓样癌约占3%~10%;未分化癌约占5%~10%。
2.甲状腺恶性淋巴溜:单独原发于甲状腺者极少,常为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的一部分。
3.转移癌: 罕见。
4.甲状腺肉瘤等其他原发恶性肿瘤: 极罕见。
 
三、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法:
 
(一)放射性核素检查
该项检查应成为甲状腺的常规诊断手段,放射性核素有:131I和99mTc。根据甲状腺的吸收功能可将结节分为四类:
1.热结节:甲状腺结节区核素浓度高于周围组织,多见于滤泡型腺瘤或腺癌或毒性腺瘤。
2.温结节:见于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恢复期。
3.凉结节:多见于甲状腺未分化癌、髓样癌、甲状腺囊性变及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
4.冷结节:常为甲状腺癌,但并非绝对。
 
(二)超声波检查
 
探测甲状腺肿块的形态、大小、数目及与颈动脉鞘的位置关系;确定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明确颈部淋巴结的情况;以及作为穿刺检查的定位手段。
 
(三)X线及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颈部正侧位摄片可了解肿瘤的范围、不同的钙化影象及与气管、食管的关系。
 
CT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甲状腺肿瘤的大小、形态及与气管、食管、血管甚至神经的位置关系,充分明确癌肿侵犯范围,为手术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操作简单,不需麻醉,阳性率高,假阳性极少,假阴性率约10%。
 
(五)实验室检查
 
查明甲状腺功能有无异常,协助明确甲状腺肿物性质。常用的有:T3、T4 、FT3、 FT4、TSH、TGA、TGM、血浆降钙素等。
 
四、治疗原则
 
1.甲状腺多发结节一般多属良性病变,如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或减退的可试行一段时期甲状腺素治疗,结节可能消退。但多发结节可有继发功能亢进或癌变,故仍以手术治疗为妥。
 
2.甲状腺单发结节,尤硬而有弹性者,B超为囊性的,也常可用甲状腺素治疗,如肿块消失不须行手术。对发展快、质地硬的实质性肿块,特别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或在小儿、青少年及男性病人的单发结节,恶性可能极大须即时手术治疗。
 
甲状腺为人体重要内分泌器官之一,甲状腺素参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及代谢。因甲状腺肿瘤切除一侧或双侧大部分后,体内甲状腺素的分泌必受影响,故而手术后必须给予甲状腺素片补偿治疗,尤对年青病人更为须要。而甲状腺癌术后病人,因所有抗癌药物都对其不敏感,唯使用较大量的甲状腺素使产生负反馈作用,从而延迟肿瘤的复发。
 
专家人员名单及门诊时间:
刘俊主任医师:周一上午
薛平副主任医师:周四上午
 




 
疝气  简介
 
腹外疝(俗称疝气,又称为小肠气)就是腹壁上有一个缺损,当腹压增高时(如大便、咳嗽、活动的时候),腹腔内容(如肠子)从缺损处突出来,体表可见到突出的肿块。腹外疝是老年人的一个常见病,原因有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两个基本因素。
 
根据腹外疝在腹壁的位置或具体的成因进行划分:
 
腹股沟疝: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疝,位于大腿根部,呈椭圆形 或梨形肿块,有时肿块会降落至阴囊。通常站立、咳嗽或负重用力时出现。肿块在平卧时可回纳入腹腔,但严重时则不能回纳,还可能发生嵌顿等严重并发症。
 
股疝:女性多发疝,通常由于怀孕和生育引起,位于大腿腹股沟下方。
 
切口疝:切口疝出现在以往手术切口的部位,可在术后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内慢慢加重。
 
脐疝:这种疝出现在人体天生较薄弱的脐部,因为与脐带相连,不仅出现在成年人身上,还会在儿童身上发生。
 
腹外疝早期或轻症患者常会感到下腹坠胀、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严重者有可能发生嵌顿,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即使只是怀疑患了疝也要及时看医生,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疝气治疗方法:
 
从腹外疝的发病机制我们可以了解到疝是不能自愈的,传统的非手术疗法比如限制活动及避免过度负重、采用疝托、疝带等只可暂时缓解症状,甚至会加重病情,因此,真正治疗的唯一方法就是手术。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手术方案已逐渐被更新淘汰。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都要卧床3-7天,出院后休息三周,三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给病人增加了许多麻烦,并且传统手术后有4%-10%的复发率。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外科医生率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及Shouldice法以解决术后的疼痛和复发,90年代开始用修补材料完成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美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使用。现在全球每年有80万例的无张力疝修补术,统计结果证实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术式,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复发率不到1%。现代无张力的疝修补手术大多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无需禁食水,无需灌肠,无需插尿管。局麻手术术后即可进食,无需卧床三天,无需压迫切口。无基础内科疾病的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术后抗炎2-3天,即可出院。
 
目前对腹外疝根据其类型采用不同的无张力修补术式,主要有: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充填物无张力修补术、普里宁(PHS)无张力疝修补术等;对于脐疝、白线疝、造瘘口旁疝,开展Onlay和 Underlay修补手术方式。
 
专家人员名单及门诊时间:
 
刘俊主任医师:周一上午
薛平副主任医师:周四上午
 




 
腹腔镜微创外科 简介
 
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是以最小的创伤达到外科手术目的的新兴学科。它的兴起得益于19世纪70年代外科界出现的“整体治疗观念”,即认为病人治疗后心理和生理上最大限度的康复应成为外科治疗的终极目标。微创外科符合对机体造成的局部和全身创伤达到尽可能小、内环境保持尽可能稳定、手术切口尽可能小、炎症反应尽可能轻、疤痕尽可能少的原则。
 
微创外科是高新技术造就的产物。当代新技术革命是以信息科技为先导、以新材料科技为基础、以新能源科技为动力、以海洋科技和空间科技为内拓与外延、以生命科技为跨世纪战略重点的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伟大革命。在微创治疗观念形成后,影像技术、光学内镜技术、新材料科学、新能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逐步推广和普及,促进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刀比较有哪些优越性?
 
1、腹腔镜手术是真正的微创手术,创伤大为减小,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轻松,痛苦少。
2、腹壁戳孔取代了腹壁切口,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应神经的损伤,术后不会出现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不会因为腹壁肌肉瘢痕化影响运动功能,不会因为腹壁神经切断引起相应皮肤麻木。
3、腹壁戳孔小(3-10mm不等)、分散而隐蔽,愈合后不影响美观。
4、戳孔感染远比传统开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少,几乎可以不予考虑。
5、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脏器扰乱小,避免了空气和空气中尘埃细菌对腹腔的剌激和污染。术中以电切电凝操作为主,对血管先凝后断,止血彻底,出血极少,手术结束前冲洗彻底,保持腹腔清洁。因而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可较早进食,又大大减少了术后肠粘连的因素。
6、手术中勿需快速输液,尿液生成少,不需要插导尿管。
7、一般采用全麻,各项监护完备,安全性大为增加。
8、术后可早期下床,睡眠姿势不限,随意翻身,大大减轻了家属陪伴护理的强度。
 
哪些疾病适宜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方法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1、普外科: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阑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结肠癌切除术、直肠癌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急性胰腺炎腹腔引流术、闭合性腹部损伤和不明原因腹痛的腹腔探查术、甲状腺各类手术、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等。
2、泌尿外科:肾囊肿去顶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肾脏切除术、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等。
3、胸外科:胸外伤探查,肺大泡切除术、肺癌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胸腺瘤切除术等。
4、妇科:卵巢肿瘤切除术、不孕诊疗、宫外孕手术、良性疾病的子宫次全切或全切除术等。
 
专家人员名单及门诊时间:
刘俊主任医师:周一上午
薛平副主任医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