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工作 重点 | 工作任务 | 完成时间 | 分     工 | ||||
| 院领导 | 责任人 | |||||||
| 1 | 门诊服 务工作 | 1、实行挂号、检验、门诊服务中心、功能检查等服务窗口弹性工作制; | 2011年 12月底 | 张建平 | 吉华亮 周平山 李良松 | |||
| 2、挂号、取药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 | 周平山 | |||||||
| 3、实行电子排队、叫号; | 王  平 钟志生 | 王海林 周平山 | ||||||
| 4、检验检查报告力争采取自动打印、手机短信、电话、网络查询等形式方便患者; | ||||||||
| 5、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和专家门诊“中心制”,合理安排专家门诊; | 钟志生 周永华 | 吉华亮 周平山 | ||||||
| 6、实行无假日门诊,全年除正月初一外,合理安排好节假日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 | 张建平 | 王志和 | ||||||
| 7、完善医院标识和就诊流程引导系统; | 董德平 | 蒋益群 | ||||||
| 8、继续推进预约门诊服务。 |  | 王  平 | 周平山 | |||||
| 2 | 急救服 务工作 | 1、安装GPS急救定位系统; | 2011年 12月底 | 董德平 | 钱梅军 王海林 | |||
| 2、充分发挥急救分站作用,确保农村30分钟内,城市(含县城区)10-15分钟内救护车赶到现场规范开展救治、转运; | 张建平 | 邓海鹏 | ||||||
| 3、对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结算,保证及时实施救治; | 李良松 | |||||||
| 4、急诊医生均为高年资住院医生和主诊医生当班; | 钟志生 周永华 | 吉华亮 谢海洋 | ||||||
| 5、成立24小时生命救援队,配备相应的抢救设施,实行全天候待命,及时救治住院危重患者。 | ||||||||
| 3 | 住院服务工作 | 1、合理配置护士,实行责任护士制度,规范提供分级护理和整体护理服务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 2011年 12月底 | 张建平 | 王志农 | |||
| 2、按照“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要求,尽快提升年轻护士技术操作能力和人性化服务水平; | ||||||||
| 3、重视营养科建设。确保住院患者饮食科学,促进患者康复; | 钟志生 周永华 | 吉华亮 | ||||||
| 4、巩固加强医患连心园工作,适当调度人员,拓展服务项目,方便住院患者; | 田建华 | 王志农 | ||||||
| 5、加强出院患者电话随访考核,一周内电话随访率力争达到100%; | ||||||||
| 6、组建康复科; | 2011年 9月底 | 张建平 董德平 | 邓海鹏 蒋益群 | |||||
| 7、开展“党员优质服务示范岗”、“党员标兵岗、红旗责任区”全面推行“满意窗口”竞赛活动; | 2011年 12月底 | 周广鑑 田建华 | 钱梅军 | |||||
| 8、开展服务承诺活动。 | 2011年 6月底 | |||||||
| 9、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严格探视和陪护管理。 | 2011年 12月底 | 张建平 | 王志农 | |||||
|  | 序号 | 工作目标 | 工作任务 | 完成时间 | 分     工 | |||
|  | 院领导 | 责任人 | ||||||
|  | 4 | 拓展服 务工作 | 1、利用志愿者队伍,正常开展志愿者医院服务; | 2011年 12月底 | 田建华 | 钱梅军 | ||
|  | 2、利用门诊、病房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 | 钟志生 | 蒋雪晴 | |||||
|  | 3、利用电视台、电台走进人民医院栏目开展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疾病定期开展专题健康讲座; | 钟志生 | 钱梅军 | |||||
|  | 4、利用门诊服务中心,分诊台发放保健、康复处方; | 蒋雪晴 | ||||||
|  | 5、利用对口支援医院平台,每月安排副高职称以上专家到乡镇医院诊疗1-2次; | 田建华 | 唐  杰 | |||||
|  | 6、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与上海、南通建立远程医疗会诊中心。 | 王  平 | 唐剑武 | |||||
|  | 5 |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安全方面工作 | 1、严格做好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和手术分级管理,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手术能力、权限审核和各类内窥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 2011年 12月底 | 钟志生 周永华 | 吉华亮 | ||
|  | 2、建立先进的品管指标体系; | |||||||
|  | 3、推进临床路径和医疗环节质量管理; | |||||||
|  | 4、建立健全各环节的品质指标和评估督查体系; | |||||||
|  | 5、严格按照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病理科、新生儿病室等专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及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的要求,加强重点科室的建设与管理。 | 王  平 钟志生 周永华 董德平 | 吉华亮 邓海鹏 蒋益群 | |||||
|  | 6、认真抓好抗菌药物管理,做好特殊抗菌药物的审批工作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完善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制度; | 钟志生 周永华 | 吉华亮 | |||||
|  | 7、抓好医、技、护人员操作基本功的训练和专业技术学习与交流;开展医务人员“三基”抽考活动; | 王  平 | 唐剑武 王志农 | |||||
|  | 8、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完善投诉接待和处置程序,认真对待患者的诉求,妥善处置医患矛盾纠纷。 | 钟志生 周永华 | 吉华亮 | |||||
|  | 6 | 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方面工作 | 1、继续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 | 2011年 12月底 | 钟志生 周永华 | 吉华亮 | ||
|  | 2、利用电子信息平台、费用清单、触摸屏、电脑终端费用查询收费和服务项目上墙等形式规范院务公开; | 张建平 钟志生 | 王志和 王海林 | |||||
|  | 3、继续加强医务人员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规范医患沟通工作,实行医患沟通责任人制度; | 钟志生 周永华 | 吉华亮 | |||||
|  | 4、实行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制度; | 钟志生 田建华 周永华 | 吉华亮 钱梅军 | |||||
|  | 5、继续实行重点部门和岗位人员轮岗; | 张建平 田建华 | 唐  杰 | |||||
|  | 6、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作用; | 田建华 | 钱梅军 | |||||
|  | 7、做好无红包医院的长效管理和廉政文化进医院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