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人民医院在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提出了打造“名院、名科、名医”的“三名”战略,得到了全院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回应。该院是一家综合医院,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已经有了市级重点专科6个;市级重点建设专科2个;县级重点专科及建设专科14个,各个科室在学科带头人的率领下,把创建“三名”战略当成立身之本的大事来做,不仅是为挂“牌子”,更是在专科特色上下功夫。为了能把这些重点专科的成就向社会展示,更好地造福父老乡亲,本刊将陆续推介各科及名医的特点、特色,让广大读者更加了解专家们的风采。
海安县人民医院推行“三名”战略见成效
神经内科:三十年拼搏建成专科
科室从小到大 专家云集创品牌
人体有许多不解的奥秘尚未能被现代科学全部揭示,而神经系统一旦有了毛病,让人会感到恐惧,甚至有大难临头的感觉。诸如不明病因的头疼头晕、肢体麻木、抽搐、瘫痪、癫痫、言语障碍、神志不清等等疾病,如常见的“中风”、精神情绪改变,以及不少与遗传或基因突变等有关的疑难怪异的疾病。由于难以摸到病因,神仙也难下手,即使让患者去做各种检查,现代医疗科学仪器也不是很容易就查出患者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而患者的病情又确实存在的。
海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和医生们,就是探索人体在神经系统方面疾患的杏林高手,他们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准确的诊断,果断的措施,独到的治疗方案,治愈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难杂症,为患者解除了病痛,挽回了生命。
神经内科的初始形成,当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1970年,南通市人民医院朱公悦医师下放到海安县人民医院,该科的业务得以开展,以诊治心脑血管意外、病毒性脑炎为主。由于当时无专科设备,也无固定床位,只能因陋就简地开展工作。
“文革”结束后,海安人民医院把开展专科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要求以专业特色进行划分治疗组,选派医生到上级医院专科进修,同时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
1979年,神经内科专科建立。
1980年,多普勒室建立,开展对颅内血管功能的评价,如血管狭窄、血管痉挛、动脉瘤、动脉畸形、侧枝循环情况、脑部供血情况、预测中风倾向等,为患者病情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随后,该科病区扩大,同时开设神经内科专科门诊,主要诊治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病、炎性病、变性病、脱髓鞘病等。
七十年代末期,景荣芳医师进入该科。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秦延昆、龚瑞盛等中青年医师的先后加盟,该科的医技力量得到加强。该科开始应用脑电图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开展脑积液检查,诊断化脓性脑膜炎、脑炎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开展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炎及免疫性疾病。1993年,该科使用CT检查头颅、脊柱、脑血管意外、颅内异物等,极大地改善了诊断条件。
1996年,景荣芳副主任医师被县定为“海安神经内科专业技术带头人”,被南通市医学院聘为兼职副教授、兼职教授。以后,又被选为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南通分会的副主任委员,成为我县首屈一指的神经内科专家。
1998年,人民医院核磁共振开诊,该科的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使脑梗塞、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神经系统脱鞘病等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开展了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抗凝、溶栓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置换治疗等,成功抢救多例重症脑出血,脑梗塞患者,癫痫、顽固性头痛。眩晕及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肌无力危象、低钾麻痹等危重患者的治疗,收到明显的效果。
随着谢海洋、吴兆华、邵祥忠、曹建等本科学历青年医师的加盟,该科的医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业务有了新的拓展,在院方的支持下,该科选送年轻医师到各地知名医院去进修学习,着力培养后备力量。
2007年,秦延昆主任医师被县确定为“海安县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
2008年,该科被确定为县级重点专科。目前,该科有医师9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1名。拥有床位60张、年收治病人2000余人次,年专科门诊6000余人次,主要收治病种以各种急性、慢性脑血管病为最多,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症、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睡眠障碍、中毒、帕金森病、各种原因的眩晕、头痛等疾病。
该科在急诊脑血管病的诊治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如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及治疗;能开展全脑DSA;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脑脊液置换、引流、防止脑血管痉挛;开展急性脑梗死的溶栓,神经保护治疗等等。
学科带头人的风采
秦延昆主任医师是该科现任学科带头人,他一门心思做神经内科学问,成为我县及周边县市知名的专家之一。他1986年南通医学院毕业后进入海安县人民医院,88年到南京脑科医院进修神经内科一年。93年晋升主治医师,96年任内科副主任,99年起为副主任医师,成为我县当时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200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现为南通市医学会神经分会委员。
脑中风是最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他在急性重危中风病人的救治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一位姓钟的患者,脑干出血达10ml,呼吸仅有5、6次,经过40余天的抢救获得新生,患者已存活了10余年,如今还能经营一家小商店。在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上,秦主任也彰显了高超水平,他使用脑脊液置换术抢救了不少患者的性命。他使用降纤酸联合依达抱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使许多患者得到了良好恢复,重返工作岗位。
曾经担任2年急诊科主任的秦延昆,对各种急慢性中毒及其后遗症的救治,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16例重症河豚鱼子中毒、曹元乡70余例及某馄饨店20余例亚硝酸盐中毒、多例毒鼠强中毒等重大抢救中,秦主任均为主要参与者,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在常见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上,他率先在本地区使用中枢性抗胆碱能药物,同时更新胆碱酯酶复能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成功率,挽救了众多农药中毒者的生命。
景荣芳主任及秦延昆主任在全县首创“血辐射”疗法,对防治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数百名患者受益。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常易并发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口腔、皮肤等感染及二重感染,是让人们感到麻烦的事情。他们潜心研究“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秦主任是一位杏林高手,他在医治各种疑难杂症上有新的突破,使这些疾病的诊治上了一个新台阶。
重症胰腺炎脑病是一种很难治好的疾病,是“不治之症”。2003年秋天,40多岁的东台人陈桂兰在上海等地多家医院诊治后,都被告知“没有办法”。接诊这位病人时,他不是一推了之,而是对其进行全面认真的复查,及时调整了药物,同时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奇迹般的活了下来,生理功能逐渐恢复,能说话、行走,家人们欣喜不已。为了感谢这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患者专门制作了锦旗和奖杯,送到了该科,表达了全家人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抑郁症也是一种怪病,得了这种病的患者,大多不愿到精神病医院去治疗,怕别人笑话是“疯子”。在接待这一类患者时,他总是依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职业,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做到心病还用心来医;他的“攻心为上”的心理疗法,让数以千计的患者得到了康复。
秦主任在学术上屡有建树,先后有10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其中3篇获得市优秀论文奖。他参加多次技术比武竞赛,屡次夺冠,曾被县政府记三等功2次。
推广新技术 攻克疑难杂症显实力
神经系统的病变不仅有头疼、睡眠障碍等慢性疾病,而且有许多危险的危急重症,能很快的置人于死地。为了能迅速降伏病魔,挽救濒临死亡的患者,该科的专家们潜心钻研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死,是目前多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致残多。在尊重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秦主任时时想着能有创新,能有突破,力主将脑血管介入治疗等新技术运用到本地的临床使用中。而做好这一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多个科室进行协调方能完成。在院方的支持下,该科派出邵祥忠、吴兆华两名医师前往外地学习,终于使本地区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取得新进展,成功开展了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和脑梗死的介入,血管内支架、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溶栓治疗等高难手术,使该科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9年春天,李堡镇姜某患脑梗死治疗,后又反复眩晕、呕吐、不能进食、不能活动、多次住院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第三次住院时,秦主任与刚进修神经介入治疗归来的邵祥忠医师,果断决定进行全脑DSA检查,证实患者为颅内动脉狭窄所致,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施行海安县首例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症状立即改善,眩晕、呕吐消失,能正常行走及进食。
2007年12月,大公镇年逾花甲的陆老太忽然意识不清,昏倒于地。家属急送医院时已发病三小时之多,起初烦躁不安,后呈深度昏迷状态,大小便失禁,奄奄一息。该科谢海洋主任仔细检查后,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即为脑溢血的一种类型。又发现患者原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诸多疾病叠加,病情危急。立即实施一系列抢救措施,以药物甘露醇脱水,减轻其脑水肿,以止血剂迅速止血。病情虽有所缓解,但仍反复无常。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谢主任当机立断,选用温和的通淤活血药,并积极控制血糖,终于合理科学地控制了病情发展,战胜了病魔,患者得以完全康复,步行出院。
一个好医生,关键是能找到患者的病根子,特别是少见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甲亢性肌病及淡漠型危象、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运动神经元病、部分遗传性疾病、以及肿瘤及血液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疑难杂症,如能得到确诊,对症下药很快就能收效。该科的专家,在治疗疑难杂症上确实有两下子。
家住李堡的60多岁程老太,一直全身疼痛无力,行走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老伴和孝顺的儿女们带着她到上海、南京、武汉、南通等地大医院去诊治,数年之久,有的说她是脑血管病,有的说她是患了内风湿关节炎,药费花去好几万,就是看不好。几经周折,来找景荣芳主任,景主任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让老太躺在床上,从头查到脚后跟,正是这种细致的检查,让景主任心中有了底,老太患的是帕金森氏疾病。一个星期的对症下药,200多元钱的药费,就将困扰老太数年的问题解决了。老太的亲属们都说,景主任,你真神了!
2005年底,45岁的海安镇某厂职工秦某在厂里浴室洗澡时,突然出现头疼,呕吐现象,到人民医院做CT检查,证实其蛛网膜下腔出血,收住入院治疗,做DSA检查,明确为右侧后交通支动脉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正当龚主任联系南京专家来海安为其做栓塞治疗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晚上八九点钟,秦某突然出现昏迷、抽筋、频发室早搏等严重症状,当班护士见患者发作症状来势凶猛,赶紧向龚主任报告,龚主任赶到病房后,与吴兆华医师一起参与抢救,采取脱水降颅法,止血止痉,控制室早,维持其生命体征。直至午夜,病人神智转清,病情渐稳。正是由于这次的抢救措施得法,没有影响南京专家来海安为其做栓塞治疗,从根本上解决了该患者的病根子。事后,秦某及亲属们逢人便夸龚主任:“这个主任的手艺好啊!”
神经内科专家谱写救死扶伤新篇章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不少人看上去身体挺好的,但顷刻之间突然嘴眼歪斜,肢体麻木,有的甚至是昏迷不醒,部分病人永远不能醒来,让人措手不及。更为不幸的是,中风救治成功后会有后遗症,有的人因此肢体不能活动,大脑反应迟钝,语言发生障碍,生活质量下降。
海安某企业60多岁的王总工程师,以前身体一直好好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初因胃疼伴消化道出血入院治疗,一天看电视足球赛时突发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后进入深昏迷状态。病人中风了,吓得亲属们手忙脚乱。“王总”就这么一动也不动的睡着,病情不见好转。发现此人久治不愈,景荣芳遂对其关心起来。在仔细了解病史后,她果断认为患者是房颤栓子脱落,致反复肠系膜动脉栓塞;造成昏迷不醒的状态是再栓塞于脑,她果断和科里其他医师商量后,立即给予抗凝治疗方案,使其病情迅速好转。
如今,人们可以每天在路上看到散步的“王总”,七十多岁的老人虽然步子不快,但走得挺稳的,不要亲属陪伴;他虽然言语不多,有点结巴,但大脑反应还算清楚,身体正在康复之中。
2006年农历正月初一的深夜,海安县城的妇女韩某起床小便,在上床的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口吐粉红色泡沫痰,随后,渐入昏迷状态,口唇紫绀,大小便失禁,血压高得惊人。正在家中睡觉的龚瑞圣主任听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病区。考虑到此人是急性心衰的表现,立即采取各项紧急措施,对其实施抢救。
此时,患者的老公、哥哥、女儿都在现场,目睹了抢救的全过程。龚瑞圣主任和值班护士,寸步不离抢救现场,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直到次日清晨,见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一夜未眠的龚主任方才回家休息。随后,龚主任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明确其患有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后转外科,为其进行了手术切除。如今,韩某的身体状态很好,她逢人便说:“我这条命是龚主任救下来的。”
2007年9月,南莫镇少妇夏某突发急病,生命垂危,急诊入院。谢海洋主任接诊后,立即仔细诊查。该女高热40℃,神志不清至深度昏迷,呈癫痫持续状态,各种生理指征大都已至极限,随时可能死亡。经腰穿抽取脑脊液化验,确诊其患脑炎引起癫痫持续状态,而且高热并发肺炎,病情不但凶险而且十分复杂。虽然制订了科学的救治方案,但患者一直未能脱离危险,整整昏迷10天,一刻也未曾苏醒。谢主任认为患者并未病入膏肓,尚有一线希望,于是重新调整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日夜守护在病房。功夫不负有心人,病人终于转危为安,痊愈后欣喜出院。她逢人便说,是谢主任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2007年12月,曲塘镇年过半百的朱老爹已发热一周,昏迷一日。来院就诊时,高热达39.5℃,已并发癫痫,左手左腿瘫痪。经CT检查,发现右侧大脑半球病灶,并进行脑脊液检查,谢海洋主任果断排除脑梗塞,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系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感染疾病。他立即予以综合性救治,既抗病毒,又抗癫痫,同时脱水以减轻脑水肿。经一系列紧急对症救治后,患者高烧渐退,神智转清,左手左脚逐渐灵活,生活能自理,直至完全康复。正是谢主任的生死速救,让朱老爹出了“鬼门关”。
2007年5月,谢海洋主任收治了一名病情十分罕见的患者,在其从医15年的生涯中仅此一例。角斜镇年逾古稀的俞老太,反复四肢乏力一年有余。以后又忽然呼吸衰竭。入院时已进气少,出气多,大有命归黄泉的危险。谢主任诊查后认为,患者并非“重症肌无力”,准确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变”,后来得到会诊教授的认可。他立即予以急救,首先上呼吸机,并守护在病床前,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后见其难以恢复正常呼吸,输血浆增强抵抗力,病情终于缓解出院。又嘱其配置了无创呼吸机,以备随时急救。
市卫生局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在我县调研
着力提升基层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科学文化水平
11月25日上午,南通市卫生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组副组长李康一行,在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有关同志陪同下,在我县李堡中心卫生院调研了解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李康同志强调,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务求实效,着力提升基层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科学文化水平。
李康同志在李堡中心卫生院,认真听取医院党支部崔槐生书记的汇报,并不时提问,与大家交流讨论。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李堡镇党委副书记柴宝清同志和县卫生局党委书记梅周芹同志参加了调研活动。
李康同志在李堡中心卫生院院长朱余德陪同下,参观了院容院貌,走访了病区,对医院新病房楼选址实地进行了查看,她认为李堡中心卫生院发展前景好,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边学边改,加快医院现代化建设,造福一方百姓。(王建康)
李堡分院狠抓医院文化建设
如今走进海安县人民医院李堡分院,面带微笑的导诊护士就会马上迎上来,在“您好”的问候声中将患者引领到相应的科室,让患者感到“宾至如归”的人文关怀。这是我院着力提升医院文化内涵带来的喜人变化。我院特别注重医院文化建设,开展“三优三满意”活动,提升医院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医德医风氛围。在医院门诊部、住院部的显要地方张贴“无红包医院”提示牌,在医院庭院内设立廉政宣传漫画、特色专科介绍,时刻警醒广大医务人员廉洁行医;出台“医患沟通制度”、“患者测评医务人员满意制度”等;在导医台免费发放社区服务卡。我院结合医院文化建设、医德建设提高年活动,多渠道、多形式狠抓医院文化建设,开辟《卫生之窗》、医院网站、各病区的黑板报,张挂醒目的公益广告、警句格言、疾病预防宣传;设立了院部公示栏,每月定期出版一份《卫生之窗》,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我院在县总院等报刊发表稿件十余篇。医务科定期组织各医务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树立白衣天使形象。据统计,2009年已为二千余人健康体检,发放卫生知识宣传资料340多份,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王建康)
医院活动简讯
李堡分院党支部13日下午在防保楼二楼召开会议,交流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体会以及对医院建设的建议和批评。各党小组认真组织各党员畅谈学习体会,提出各种建议。院领导认真做记录,不时解释,大家面对面和院领导交流,总觉得拉近了干群距离。通过第三批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极大提高了工作热情,大家对医院发展前景充满希望。(王建康)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创“三优三满意”医院
李堡中心卫生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形式多样,内容出新,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县卫生局党委和李堡镇党委的统一部署,该院党支部认真组织,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第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就赢得上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院支部一班人团结协调,精心筹划,召开了全院党员和中层以上干部动员大会,支部书记崔槐生同志强调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结合学习要大家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并紧紧围绕医疗系统开展的“三优三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即就医环境优,医德医风优,服务质量优,让群众对医院满意对医生满意对医疗满意,始终抓住中心主题,学习不搞形式,不走花样,给全院党员干部职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广大干群的精神食粮,医院支部既发辅导材料,又给每人配发笔记本,通过四次集中学习和党员自学等形式,把工作和学习矛盾彻底解决,既不耽误正常工作,又利用下班等业余时间充实了职工的学习劲头。支部书记崔槐生同志以身作则,精读了科学发展观材料,两次为全院党员上党课,从理论结合实践,从大的政策到医院发展规划,有始有终,深入浅出,让听者易明白,彻底打破过去教条主义,受到群众喜爱。
李堡中心卫生院党支部的另一个做法是编发学习活动简报,每十天一期,及时报道学习动态,对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组的意见及时报道,县委组织部,县卫生局党委,镇党委多次来医院指导学习和调研。他们利用医院网站,开辟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有专题报告,学习体会,图片展等,得到社会广泛称赞。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影响下,医院无论从环境、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等得到很大提高,经济指标上升,人民群众满意率提升。据调查该院自创“无红包医院”以来,无一例病人投诉,无一例医护人员收“红包”现象。朱余德院长创新思维,在全县成立了后医疗管理科,用以对出院病人后续治疗和随访,为病人提供人文关怀,此举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上级领导的首肯。(王建康)
感 谢 信
尊敬的人民医院领导:
你们好!我们是贵院九病区呼吸科27-25、65床的四位患者。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向你们及为我们治疗、护理的医护人员表示真诚的感谢!
我们几位都是呼吸道疾病的患者,2009年11月2日以来先后在贵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刘霞主任、杨锦旺主任、张信娟医生、王珣医生高尚的医风医德、精湛的医术、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耐心细致的服务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医院爱人民的公仆本色。我们不仅得到了医生们的精心治疗,还得到了护士赵阳秋及甜甜的曹雪晴、文静的小张、胖胖的小吉、小王等护士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和热情服务。白衣天使们的那份耐心和真情令我们感动,让我们的人生又多了一份永久的回忆。
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医院的各位领导,感谢你们培养了像刘霞、杨锦旺、张信娟这样的好医生。千方万语的感谢最后也只能汇成一句祝福的话:真心祝愿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2009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