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知识
2015年4月26日是第8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近年来,我国疟疾疫情持续下降,疟疾报告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2014年境外输入病例占疟疾报告病例总数的98%,防范境外疟疾输入,防止二代病例发生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重点。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是经过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在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广泛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当前仍有约100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疟疾,约33亿人口受到疟疾传播威胁,每年约有2亿多人感染疟疾,60多万人死于疟疾。
疟疾也是我国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疟疾为按乙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一、疟疾是如何传播的?
疟疾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由疟原虫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二、疟疾有哪些临床表现?
原因不明的发热是疟疾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典型的疟疾临床症状包括发冷、发热(高烧可达39度以上)、出汗、疲倦、头疼及全身酸疼等;但也有一些疟疾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有发热伴疲倦、头疼及全身酸疼等类似流行性感冒症状;也有发热伴腹痛、腹泻、便血的类似肠胃道疾病症状和发热伴昏迷等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如不及时诊断或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
三、得了疟疾怎么办?
治疗疟疾有特效药,得了疟疾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和治疗,目前我国对疟疾病人实行免费抗疟治疗的政策。
四、如何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方法是防止蚊虫叮咬,睡觉时要挂蚊帐、点蚊香,外出时尽量穿长袖衣裤或涂抹驱蚊剂,提倡使用纱门、纱窗等防
蚊措施。
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
一、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
(一)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
(二)疟疾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
(三)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
(四)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五)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
(六)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
二、面向医务人员的核心信息
(一)从非洲和东南亚回国的发热病人,须查疟原虫。
(二)医疗机构如无治疗疟疾药品,可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
三、面向出入境人员的核心信息
(一)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
(二)在疟疾流行区,要防止蚊虫叮咬。
(三)企业派驻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并储备足量疟疾治疗药物。
(四)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
2025.06.03
2025.05.13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