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快讯
●10月1日——10月5日,医院选派肾脏、内分泌科韩晓骏主任医师至县直机关、工商银行、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等地做健康保健讲座,为海安市民提供保健知识。
●10月9日,市文明城市检查组来院检查。
●10月12日,省环保厅专家领导就我院放射科扩项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进行了现场验收,对我院放射安全防护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10月13日,医院邀请宣传部徐进副部长来院上党课。
●10月25-27日,医务科组织开展2011年全院医务人员技能操作考核。
●在县第二十二届老干部棋牌球保险杯大奖赛中,我院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一名。
领导支持关爱 指导援疆工作
12月22日,市卫生局蒋志群局长、王晓敏副局长、医政处王琴处长率领新疆伊宁县人民医院陈鑫院长、成晓燕副院长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张建平院长向一行领导汇报了医院的基本情况和今年的工作情况。县卫生局陈克敏局长、李明春副局长及我院部分院领导陪同参观了外科楼一层消毒供应中心、内科楼ICU病房、屋面太阳能光电互补热水系统安装工程、内科楼西侧园林景观、中心供氧机房,参观同时,我院相关领导及职能负责人向其介绍了各项硬件设施建设情况、运行模式、管理操作流程,检查指导的一行领导非常满意。
市卫生局蒋志群局长强调:按照中央建设西部支援西部的战略部署,我市高度支持西部的工作,新疆伊宁县为我市援疆工作的友好县,近年来双方互访不断,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支持鼓励派出的相关援疆人员工作,把伊宁县卫生工作支持好,建设好,完成好中央、省政府交给我们的援疆工作任务。 (章辉)
天使才艺展风采
——我院举办青年医务人员才艺展示大赛
10月25日晚,灯火辉煌的医技六楼学术报告厅内,人头攒动,一大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这里聚集。台上的歌者陶醉在音乐里,陶醉在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中,陶醉在这醉人的夜晚。这就是“海安县人民医院青年医务人员才艺展示大赛”决赛的现场,辛勤忙碌在一线的青年医务工作者正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一展歌喉。
为弘扬医院文化,体现医院对青年同志的关怀,激发青年同志的潜能,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氛围,在院团总支的精心组织下,举办了本次青年医务人员才艺展示大赛。自活动开始以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报名,踊跃参赛。各团支部共选送40多个节目,通过初赛与复赛的选拔,有16个节目进入决赛的角逐。在紧张激烈的决赛现场,参赛选手或歌或舞,在一首首欢快的歌曲中,尽情挥洒着青春活力,将现代年轻人的朝气和激情精彩演绎。当台上选手忘情歌唱的同时,台下的观众或晃动手臂,或高声附和,俨然是“同一首歌”的现场。“不管歌曲唱得好坏,有勇气站在这个舞台,勇敢地表现自我,享受这个美妙的时刻,就已经很满足了!”一名选手如是说。
最后,在县曲艺协会理事花红娟、海安艺术家协会秘书长王勤、副院长钟志生、党委副书记田建华、院党组委员吕书军五位优秀评委的认真评选下,蒋成、吉秋霞、付小青荣获三等奖,毛雨彤、丁亚梅、戎捷骊、金燕荣获二等奖,最后院直一支部选送选手钱孝先以一首《等待》打动了所有评委与观众,荣获一等奖,张建平院长亲自为其颁奖。 (顾成)
市卫生局来院进行专项检查
10月11日,我院顺利通过了市局“平安医院”、“患者安全目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治理活动”这三项检查。市局考评组对我院这三项工作给予优评。
下午14时,医院全体领导及医院院办、党办、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总务科等部门负责人接待了检查组一行。院长张建平做了医院“平安医院”、“患者安全目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治理活动”的自查报告。张院长从创建平安医院的工作机制、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医院周边安全状况、医院内部管理、医院治安、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十个方面作了全面的自查总结。随后,检查组通过现场访视、查阅资料的方式对我院这三项工作进行考核。
根据市、县卫生局要求,结合我院争创三级医院的目标,今年我院进一步落实核心制度和岗位职责,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努力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建立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从患者安全、用药安全、安全保卫、消防安全等方面着手,大力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患者安全目标考核、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治理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在全院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个个重质量的良好氛围,开创了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顾成)
尊老 爱老 敬老
——医院隆重庆祝重阳节,为整生日老同志集体祝寿
10月7日下午,院六楼会议室,近两百名离退休老同志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同时也为今年3名80岁,11名70岁,9名60岁整生日老同志集体祝寿。庆祝大会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田建华同志主持,她首先代表院党委、院领导、全院职工,祝全体老人节日快乐,祝23位整生日的老同志生日快乐!祝全院离退休老同志健康长寿!
会上,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建平同志致祝寿词。他为23位寿星祝福:时时刻刻好心情,快快乐乐每一天,平平安安每一年,幸幸福福一辈子;他高度赞扬人民医院的老革命、老专家、老模范、老先进、老职工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多年来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为海安人民的健康所作出的贡献;他要求全院干部职工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为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良好的环境,尽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他希望,全体老同志与时俱进,思想常新,争做学习的模范,顾全大局;促进发展的模范,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的模范,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医院向寿星们赠送了精美的生日蛋糕和慰问金。
在庆祝大会上,党委书记周广鑑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在这云淡风清、秋高气爽、橘红橙黄、金桂飘香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我国的第23个老年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他回顾了医院近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十年来,医院的就医环境、诊疗设备、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智能化水平等得到全面升级,建筑面积增加7.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增加2万平方米,医院门诊工作量由21.9万人次,增加到31.5万人次,收治病人数由1.03万人次,增加到3.2万人次,实际开放床位由320张增加到1000张,医院固定资产2000年9月为6368.55万元,2011年5月为40196.16万元,累计增长6.3倍;医院净资产2000年9月为7618.65万元,2011年5月为54720.96万元,累计增长7.1倍。医院基建投入2.6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全体老同志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和对医院美好前景的展望,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再立新功。 (束桂圣)
柳叶刀下除病魔 无影灯前获新生
——记胸外科成功手术治疗两例恶性胸腺瘤合并肌无力患者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我院胸外科的医患真情故事分外多,近日笔者前往采访,陆松华主任妙手回春的事迹特别感人,择其二例记之。
海安镇杨老爹年逾古稀(72岁),原患鼻咽癌,经放疗临床治愈。近年又患肠道恶疾,反复腹痛腹胀。近期日渐消瘦,体质蠃弱,周身乏力,精神萎靡。入住我院消化内科,诊断为肠易激综合症。经调节肠道功能、抗感染及抑制胃酸等对症治疗后,腹痛腹胀等病状明显好转。然而,骨瘦如柴,疲软不堪,难以康复。消化内科郑志存副主任医师又为之诊治,行CT检查后,发现胸部左前纵膈占位,考虑可能患侵袭性胸腺瘤。为求进一步确诊,请陆松华主任医师会诊。从CT片分析,发现肿瘤颇巨,约婴儿头大,而且心包和左侧胸腔都有大量积液,准确诊断为恶性胸腺瘤。考虑患者近期乏力、极度消瘦,皆系此恶疾引起,建议手术治疗。
临床上恶性胸腺瘤十分罕见,而此例又非同一般。诸多风险交织在一起,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猝不及防。一是肿瘤巨大,压迫心脏,侵犯心包,必须切除部分心包,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心脏骤停,同时引起呼吸衰竭。二是患者年高体弱,抵抗力差,麻醉即有心率失常和呼吸急促的风险。三是取此巨瘤必须劈开胸骨,创伤大,可能失血多。四是术后易出现肌无力加重症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和呼衰。为了治愈疾病,挽救患者生命,陆主任毅然勇担风险,决心与死神拼搏。鉴于患者病史复杂,病情严重,手术风险极大,制定了完备的治疗方案和手术应急预案。陆主任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11.7.10行胸腺瘤切除术。术中所见与诊断完全吻合,肿瘤果然巨大,体积为15cm×10cm×11cm,质地坚硬,呈侵袭性生长,侵及胸膜、心包和心包腔,与右心室壁粘连,包绕多根大血管,并有积液400ml以上。由于肿瘤侵润严重,手术十分复杂,陆主任倍加精细。在切除巨瘤的过程中,患者两次心跳骤停,他都及时在直视下予以心脏按摩。同时,在麻醉科陈为国主任的通力协作下,应用强心活血药。由于抢救措施及时而得力,使患者与死神擦肩而过。手术过程长达四小时,主刀的陆主任累得汗流浃背,但始终聚精会神,精心施术。尽管手术复杂,然而陆主任医技高超,手段娴熟,经验丰富,又有杨长刚、季凤俊等医师紧密协助,手术终于喜获成功,患者安返病房。
天有不测风云,病情亦变幻无常。第二天,患者突然呼吸急促,血压骤升,心率高达120次/分,呼衰、心衰同时发生,病情危重,命悬一线。陆主任考虑患者肌无力的危象丛生,当机立断,转ICU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其间患者一度血压升高达200/100mmHg,又当即采取降压、强心、利尿等一系列的措施。经紧急抢救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又逐步调整呼吸机模式,应用药物控制肌无力症状,患者终于转危为安。随后,又将患者转入胸外科病房,陆主任始终倾情关爱,经常看望老人,予以对症治疗。在患者住院治疗的两个多月中,胸外科的全体值班医师同心同德,予以精心治疗;六病区的护士长葛晓燕率先垂范,带领全体护士进行优质护理。目前,患者体质明显提高,既能正常行走,又能生活自理。患者及其家属对陆主任和六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十分感激,曾多次提出以宴请方式予以谢忱,均被婉言谢绝。
雅周刘老爹已近耄耋之年(78岁),10余天前,视物成双,上眼睑下垂,日渐加剧,以至完全遮盖眼球,睁眼、上抬眼睑都十分困难。患者上述病状呈波动性,一般晨起及卧床闭眼休息后好转,眼疲劳后又明显加剧。患者先至本院眼科门诊,行眼底检查未见异常。接着转神经内科住院诊治,查头颅MRI,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二级(极高危)。以后,请陆主任会诊,并行CT检查。从CT片分析,示前纵膈占位,诊断为恶性胸腺瘤,考虑肿瘤引起了重症肌无力,建议手术治疗。
陆主任为确保手术安全,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手术应急预案。考虑患者年近耄耋,体质虚弱,肿块不大,为使老人少受痛苦,决定予以微创治疗,运用胸腔镜行胸腺瘤切除术。陆主任积极术前准备后,于2011.9.1为之成功切除肿瘤。术后患者肌无力症状很快消失,对微创手术的效果十分满意,对陆主任的高超技艺赞叹不已。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陆主任感到传统胸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技术。他带领全科医生练就了过硬的胸腔镜微创技术,取代了昔日的常规开胸手术,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病苦,铸造了市重点专科的品牌技术。(唐秀涛 季凤俊)
开展新技术 挽救众生命
——神经外科开展显微镜下脑部手术见成效
神经外科,以前称之为“脑外科”,顾名思义,是专门治疗“头脑子”毛病的地方。来该科治疗的患者,不少是头部或脑部受伤的人。“一刀定生死”,让这里成为了人们想象中的“神秘禁区”。患者不到那种危急程度,谁愿在这里“挨一刀”?头颅里,那密布的神经系统,那深不可测的功能系统,一般医生是不敢贸然下手的,弄不好就会出人命!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脑外科”这个不规范的名称被“神经外科”替代。据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缪永华介绍,如今的该科,治疗范围已不仅是头颅部位的疾病,还包括头颅部位延伸的脊柱神经及其它神经部位的疾病。经过几代人的打造,该科的医技水平已在全省县级医院中位列“第一方阵”,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能与三级医院媲美。该科的业绩,得到了医界同行的一致肯定。
开展新技术,追求科技创新,一直是该科白衣天使的不懈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医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新技术的重要性。选送年轻的后起之秀外出进修,成了必然途径。该科瞄准显微镜下进行脑部手术的新技术,选送陆正等青年医生到上海进修,为开展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显微镜下进行脑部手术,其最大的特点是借助显微镜的视线放大,让手术医生能看清比毫发还要细的神经,血管等受损状态,准确地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治疗,解决了以前肉眼无法看清的难题,使手术成功率大大提升,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人的头颅是经不起撞击的,更不要说是被机械重击了。而伤者小颜,却却就在操作时发生了这么一起工伤事故,而且是特别严重的事故。
2011年5月14日晚,患者小颜发生工伤事故后,即被120救护车送往我院救治。此时的患者已经深度昏迷,呼之不应。据同来之同事反映,一小时前他在岗位上操作,头部伸入冲床观看时,冲压机械落下,虽然进行紧急避让,但还是被砸伤。这一砸伤得不轻,整个头部严重变形,耳鼻等多处部位出血,头骨戳出头皮,脑浆流出,吓坏了工友。
当120急救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急诊科时,CT一查,该患者左颞叶脑挫伤伴脑内血肿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脑水肿,左额颞骨粉碎性骨折,鼻骨骨折,左眼眶外侧右眼眶顶部粉碎性骨折,右额及颞顶部头皮血肿。一个人的头颅受到这么大的伤害,可谓是危在旦夕。
见此严重“特重型开放性脑外伤”患者,急诊科值班医生赶紧向神经外科求援,陆正医师立即组织了抢救。当晚7时30分,伤者被送进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
显微镜下的新技术,解决了诸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难题。通过显微镜,伤者的各个创伤部位清晰暴露在陆医师的视力范围内,各个出血点得到了有效地止血,各个骨折部分得到了完整的对接,脑内的血肿得到了全面的清除,破碎的颅底得到了修复。而这一切,都是借助高倍显微镜来完成的。整个手术进行了130分钟,终于将伤者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在这130分钟的时间内,陆正医师把在上海华山医院取得的“真经”充分发挥出来。他双眼不离显微镜,双手在熟练的操作着,每一刀,每一个止血动作,每一处的无缝对接,无不折射一名青年医师的功夫,130分钟不离手术台,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思想高度集中和充沛的体力。
一个人的头部,多处地方被砸骨折,多处地方出现血肿,任何人听了都会害怕,“脑袋”经不住这个撞击啊!如果是过去,无论哪家县级医院,恐怕都难以完成这样的大手术。而如今我院运用新技术,挽救了这位特重型开放性脑外伤患者的生命。该患者术后未发生脑脊液、鼻漏、耳漏、失明等常见并发症。在保住生命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进修回来的青年医生们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他们从5月份以来,已经运用新技术先后为几十余名患者治愈了疾病。6月9日,陆正医师在缪主任的指导下与助手王海波、蔡舒一起为海北农村的交通事故伤者张老太头部施行手术,获得了成功;7月24日陆正医师和助手蔡舒、刘中平为海安81岁的伤者朱老爹施行新技术,术前,这位老人浑身僵硬,没有感觉,病房里的病友及亲属都说这个老爹是死多活少。但奇迹发生了。130分钟的手术后,刚回到重症监护室,老人便能与儿子拉起家常,手术效果之好,实属罕见;8月26日,陆正医师与助手王海波、刘中平为城东镇73岁的老人纪某动手术,清除了脑部血肿后,老人很快恢复了意识,手术取得成功。
中秋节前夕,笔者们到该科进行采访,见到伤者小颜,他正在床上挂水,虽然头上留下了一块凹陷,但人挺有精神的,眼睛视力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说话也蛮分清的,他非常感谢白衣天使给了他第二次生命。81岁的朱老爹要我们好好宣传这些救死护伤的好医生,对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更是赞不绝口。
(苏学勤 顾成)
专家送医下乡 群众拍手称快
10月26日上午,海安县人民医院李堡分院门诊大厅里挤满了看病的群众,原来是南通大学附院九三学社专家团专家放弃休息为群众进行的义诊活动。
南通大学附院儿科主任医师徐美玉在李堡分院院长朱余德带领下,认真查看每名住院儿童,仔细用随身带的听诊器听诊,她的每一个动作是那么娴熟和认真,给在场的每个医务人员上了最好的一课。附院内分泌主任医师王粹芳也是位老专家,她边看病历边询问在场医生,是否每天查看病人,遇到疑难问题怎么处理等。园墩村村民孟正才原打算去大医院复查身体的,听说有专家来李堡分院义诊,立即从去县城的车上下车赶到该院,找到专家季斌主任,季主任细致地看看他的CT片子,为他亲自触诊,并嘱咐孟正才放心,注意好好休息。通过一上午活动,该院医务人员从专家们身上学到不少知识,他们认为,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更要多关心病人,多和病人沟通,才能缓解医患纠纷,共建和谐社会。
南通大学附院九三学社专家团是由知名专家组成,他们长期义务为基层百姓义诊服务,不仅受到基层群众欢迎,而且得到基层医务人员信赖,他们不仅送来医疗技术知识,更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基层,在“走基层,转作风”的今天,更是我们广大医务人员学习的典范。图为南通大学附院九三学社专家在李堡分院义诊。 (王建康 文/摄)
癌患就近治疗为首选
癌症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凶险顽症。患了癌症,患者往往病急乱投医,不少人去南京、上海甚至远到北京就医。笔者根据自身经历,亲眼见识,却认为患癌就近治疗为首选。当否,仅供患者及家属参考。
2007年11月中旬,时年70岁的我,晨起洗漱时,连续出现鼻涕、鼻涕带血现象。当时我在上海养女家,回家后12月1日到县人民医院,在病房里找到了五官科副主任医师陆良钧,经初诊并作了CT检查,显示:鼻咽隐窝处有一软组织。次日(星期日),陆医师放弃休息,精心准备为我摘取了几粒豆粒大的软组织,病理科活检确诊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耳鼻喉科汪旭副主任看后请肿瘤科副主任刘地发主任会诊,建议住院放疗,我当即就办理了住院手续。入院后,妻子、儿女、朋友都主张我到南通,最好到上海医治。为慎重起见,我和冒镇院长、同室病友商量;活检组织送到南通附属医院,CT等检查资料发传真到上海找专家诊治。结果,南通确诊和海安一样,上海专家说,到上海也是放疗。这样我就定下心来,在县人民医院住院59天,放疗34次,腊月二十七夜出院康复至今。
笔者认为患癌就近治疗为首选,理由是:
一是方便。就近治疗,不仅患者就医方便,而且家人陪护,亲友看望方便,治疗出院后复诊复查得方便。如果当时到上海,耳鼻喉专科医院不得进,分院在浦东,还要找关系,勉强进了院,儿女有工作,老伴照应吃不消,保姆难找请不起,左思右想,还是在人民医院就医好。
二是节省医疗费用。我在人民医院住院,每天食宿在家,骑自行车或步行到医院放疗、挂水,与到南通、上海相比,大大节省了车旅费、伙食费、诊疗费等费用。一位同行的文教干部,患癌后在北京就医,花去“铺路费”,医疗费数十万元,最后还是住到了县人民医院肿瘤科。
三是县人民医院具有治癌的设备和水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于2003年2月设科运行,时间虽不长,却可谓是后起之秀,2009年2月,被南通市卫生局定为南通市肿瘤重点学科。该院肿瘤科设备先进,人才济济,德技兼备,建科以来,为全县和周边县市众多癌症患者,起死回生,延长生命。海安镇西大街一对老夫妻,双双患肺癌,在人民医院治疗,共抗癌魔9年。77岁的郑老太,患肺癌16年至今健在。笔者采访时,她激动地说:“我这条命是人民医院给我的,人民医院医生好呀,真了不起!”
(海安县抗癌康复协会 罗延楷)
如果,我愿
如果我不够犀利,不够精明,那就让我化作潺潺溪流,蜿蜒在碧绿的山涧,于石为伴,与鸟结朋,且行且唱,悠然自得。澄澈是我的容颜,温和是我的气神,低唱浅吟是我的喜好。你不必拿我跟大海比较,它的深邃和激昂我永远无法抵及;你不必让我跟黄河长江媲美,它们古老悠久的魂魄我永远无法看透。我只是静静的小溪,清澈见底,缓缓地绕行在你的双足。
如果我不够亮丽,不够动人,那就让我做一棵无名的小草,静静地长在某个角落。餐风露饮,听风赏月,生生息息。春天我愿做信使,夏天我愿做放纵的孩提,秋天我愿做诗人的萧条,冬天我愿默默沉睡。无声无息,不求蛊惑的妩媚,不求浓郁的芬芳,惟愿一颗禅意的心,安静淡然听虫吟鸟鸣,看世事百态、日出日落。
如果我不够果敢,不够坚决,那就让我做天空中的一片浮云,悠悠地来来去去,漫不经心,云卷云舒,又缠绵悱恻。我闲庭信步在浅蓝的天空,曼妙生姿。我轻轻拂过你的眼眸,柔无骨,轻似无,幻幻实实。我忧郁成一片灰色,浓浓的心思点滴成丝,飘落在你的面颊,清冷寂然。你可以合成歌,也可以吟成诗,最可以化成无言的泪,流入心田。
如果……
如果可以,我愿默默守护,无怨无悔。我愿守护着日趋渐老的双亲,日渐长成的孩子,日复一日的平淡。我愿执着着心中那份踏实和坚定。
如果可以,我最愿着一袭白色的长裙立在一片无垠的绿草原上,秀发翻飞,裙摆摇曳。我头顶天,脚立地,我拥风入怀,我十指流连,处处为弦,弹奏出一曲曲至善至美至纯的乐章。
如果可以,我愿……(冯友红)
闲谈乔布斯
史蒂夫·乔布斯,一个中年秃顶的男人,满脸的胡须,清瘦的身材这点和瞿秋白还有我都很像。我敬佩他,当然知道乔帮主的肯定都会知道我敬佩他绝不可能是因为他的身材,这么讲绝对是个笑话,也不是因为他现如今被如此众星捧月,连追星也赶潮流,而是因为我真的从他身上读到很多让我以及让很多人收益的地方。
对不同的人而言他是不同的人。人们之所以会记住乔布斯绝不是因为他上过多少次时代杂志的封面,拿过美国总统授予的勋章,拥有多少项专利以及多少数额的股票财产。相反,他的财产在于他对于这个世界的贡献,他的人格魅力。我相信用Ipad和手拿Iphone的同事都会感激他和他的团队能让电脑如此贴近生活,化繁为简的设计让不懂电脑的人也一样运用流畅自如。当你了解了他之后,你会更加讶异于他毕生都在致力改变世界,尝试为这个世界做有意义的事情,为高尚的事情献身。
关于乔布斯与我们工作最为相关的是他的病情和死亡原因。胰腺癌这是见诸媒体乔布斯的主要疾病,医学界里称之为“癌症之王”。呼吸停止是最终导致乔布斯病逝的直接死因,而“转移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主要死因。通常人们所说的胰腺癌,主要是指发生在外分泌部的恶性肿瘤,而乔布斯患有的这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性格”属于温顺的,加上美国高度发达的医疗技术,所以他才能与癌症之王抗战八年之久吧。乔布斯会死不是因为没有钱,他连肝脏都换了,无奈这个世界总是天妒英才,在面对恶性疾病和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在他死后,成千上万世界各地的“果粉”涌向苹果店献上鲜花、诗句、香烛、苹果以及开追悼会等方式进行悼念。这些都缘于他那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神秘、他的另类、他的远见无不受果粉们膜拜。乔布斯语录之一,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著名作家六六在其描写中国式医患关系小说《心术》中曾这样描写一个肿瘤医生对肿瘤的喜爱:“鹅黄色的肿瘤外表包着透明的水膜,轻轻一戳,晶莹如露珠一样的水滴汩汩而出。如果你看过银河系的图片,你会爱上颜色形态各异的星球,有火焰的红,有沉静的蓝,有翡翠的绿,有拖着迷幻的尾裙。而肿瘤,就是这样美丽的东西,让你目眩神迷”。试想如果一个肿瘤医生讨厌肿瘤,又怎么能和肿瘤打交道这么久呢?所以,相信乔帮主的话吧,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别被教条所限,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了。
年轻的你,有着智慧和热血,你从乔布斯中读到了什么?不如一起在私下里聊聊吧。 (华阳)
急诊药房五虎将医院里的“闪药”族
如果你知道麦当劳餐厅24小时、反恐24小时、危情24小时,别忘了这里,我们急诊药房也是24小时,就连我们在药房操作的电脑也是不眠不休待机状态随时等候处方信息。
急诊药房安静地坐落在120控制中心的西侧。它虽然没有门诊药房和病区药房空间面积宽广,但是急诊药房职工攻坚克难,向上延展、往下争取,弹性合理地运用了它有限的空间,针对急诊“急”的特性,摆放药品既讲求它的实用性,又注重它的美观,既要求能够增加储藏空间,又让药房显得非常地敞亮。急诊药房把不同的药品固定放在不同的区域。拆零口服药按照用途的不同有它特定的药盒,针剂放在两排木柜子里,输液剂都整齐地码成数排,需要冷藏的生物化学药品放在冰箱里,而常用和专门发放给特定病患的药品都放在靠药品发放窗口的位置上。所以,当药学服务工作人员一旦核准了处方信息,心到眼到手到,就像精确制导的核弹头一样总是又快又准,能够迅速正确地找到药品的贮存摆放位置。
急诊药房还拥有一支多学技术、勤练技能,不断提高药学急救服务质量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安全、有效、优质药学急救服务的团队。古蜀国刘备麾下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今海安人民医院急诊药房有熊喆、周小平、华阳、杨军、王兆元五虎大将。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中总会有一位明确责任走到轮值的岗位,放弃夜晚的休息在调配药品的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夜班他们不仅要服务急救急诊线,还要服务病房的急需用药,万般难,一肩扛,他们多付出却少抱怨,工作有条不紊又井然有序。
最近时下流行一阵水浒热,颇为壮丽地播撒了一番兄弟情的豪迈。相信兄弟一二三四五,兄弟个十百千万,急诊药房年轻的五虎将们定能用他们最真诚的服务在朴实平凡的岗位上释放出最“闪药”的光彩。(华阳)
感谢信
海安县人民医院领导、二楼医务人员及护士组:
你们好!
感激之心,无以为表,无以为报,欣然命笔则廖字而谢:
我是江西九江籍来海安务工人员,因我老婆张平妹患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于十月七日来你院手术治疗,确实被你们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崇高的医德所感动,感谢你们的热情、敬业、诚挚与周到。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十佳医院的十佳服务,我是一个外籍务工人员,人在他乡常常受人歧视,但在你院你们医护人员没一个对我们有所歧视,让我体会如在家里一样的温暖,在此我更忘不了吴美医师、卢红医师、徐晓英医师、护士长姜冬梅,责任护士段晓怡,对我们无微不致地爱护和关切。
作为一个外来的普通老百姓,普通话说不标准,对医学也是一窍不通,可没少给你们找麻烦,可是你们从来没有嫌烦,你们从来不愠,总是耐心听我们讲话,并耐心对我们讲解,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你们高超医术使病员快速康复,你们高尚医德抚慰病人的焦急与痛苦,你们对病员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一丝不苟让我们感激与敬佩。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当今社会,你们以全心全意的努力和付出,诠释了医患关系的真谛,你们以高尚医德,精湛的医术、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铸就了医生在我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真可谓平凡中更见伟大。
悬壶济世心,妙手回春艺,往来奔波苦,治病救人功!
二楼病房全体医护人员,请接受我们全家人以及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对你们的衷心感谢。愿你们一生平安。在此我们更要感谢医院各级领导,感谢你们培养了如此出色的医生和护士,真诚祝愿海安人民医院越办越好,做我们老百姓健康的钢铁卫士。
病人家属:高师国
病 员:张平妹
敬上
2011年10月19日
2025.03.15
2025.03.19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