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南通妇幼保健院阚延静教授来院进行宫颈癌防治讲座。
●8月13日,总务科组织医院后勤物资统一招标采购。
●8月15日,通州市人民医院顾一峰副院长一行六人来院参观交流。
●8月14-15日,医院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感控知识培训。
●8月27日,南通市卫生局陈宋义副局长带队来院对我院南通市重点学科泌尿外科进行中期评审。
空中交流 拉近距离
——张建平院长走进941政风行风热线
8月2日12点,我院张建平院长走进海安县人民广播电台“94·1”政风行风栏目热线直播室,热情解答了听众关心的质量、服务、价格、环境、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以及公益性社会义务履行等方面提出的问题。
张建平院长向广大听众介绍到:“回首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县卫生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院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努力创新、争创一流的齐心努力下,我院以创建三级医院为契机,结合卫生部开展的“三好一满意”、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等专项工作,结合巩固“无红包医院”、“平安医院”、“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的创建成果,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医院管理创新、提高全员素质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门诊工作量32万人次,收治病人数3.8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3200例,成功3072例,抢救成功率96%,为海安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听众问及医院如何提升服务时,张院长说:根据群众需求,医院主动提升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在门诊,实行电话、短信、网络多渠道预约挂号;实行挂号、检验、门诊服务中心、功能检查等服务窗口弹性工作制;实行无假日门诊,专家门诊“全日制”。救护车安装GPS急救定位系统,提高了救援效率。充分发挥急救分站作用,确保农村30分钟内,县城区10-15分钟内救护车赶到现场规范开展救治、转运;对急危重病人实行先抢救、后结算,保证及时实施救治;每年为“三无病人”诊治垫负费用200多万元。急诊医生为高年资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成立24小时生命救援队,配备相应的抢救设施,全天候待命,及时救治住院危重患者。
通过“94·1”政风行风热线的空中交流,拉近了群众与医院的距离。广大听众对张院长的介绍和解答,给予了广泛的赞誉和普遍的认同。
(顾成)
2013年新职工岗前培训圆满完成
8月28日至30日,我院对2013年新职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岗前培训。
在培训前的院领导与新职工见面会上,张建平院长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对新职工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医院的发展概况,同时寄语新职工挥洒青春热情、发挥聪明才智,为医院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培训期间,院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从医疗安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院内感染、防保、急救、消防安全知识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介绍了医院的规章制度、科研教学以及工会、共青团、后勤等工作情况。医务科和护理部还分别就执业医师法、医疗核心制度、医患沟通、病历书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和护士法规、礼仪,护理工作概况、核心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文件书写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张建平院长在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总结中,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语重心长地勉励大家“三爱”、“三学”、“三负责”,努力成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扎实理论基础、过硬专业技术的医务工作者。
集中培训后,医院还组织了院区参观并安排了专人解说,对照实景,就医院基础建设、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介绍,使新职工对医院的基本状况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和感受。
我院一贯重视职工的培养教育,岗前培训更是每一名新职工上岗前的必修课,受到院科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他们精心准备、认真讲解,深入浅出的语言、情真意切的感情令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通过培训,新职工加深了对职业道德和岗位职责的认识,增强了遵章守纪的意识和爱岗敬业的作风,更坚定了努力工作、与医院共奋进的信心和决心。(田建华 唐杰)
学身边模范 筑道德长城
我县诚实守信模范杨广泽入围“第四届江苏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我院迅速开展了学习身边好人的活动。医院各党支部、各科室组织了集中学习与投票,并要求医务人员自行登陆江苏文明网http://wm.jschina.com.cn/进入“第四届江苏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网络投票平台”,学习其他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并为自己喜欢的模范投票,截止到8月9日,全院已有8个党支部、31个科室完成了学习与投票工作,共投出纸质票558票,网络票346票。通过学习与参与投票活动,在院内迅速凝聚起“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鲜明价值取向,加固了医院“讲诚信 爱奉献”的道德长城。(顾成)
医院消防培训
为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医院职工的火灾应急避险和逃生自救互救等应急能力,2013年8月16日下午,医院邀请县消防大队杨勋浩教官来院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全院中层以上干部、护士长、各重点岗位人员近二百人参加了培训。
杨教官在培训中通过讲解大量典型火灾案例,让在场职工感受到大火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警示大家消防安全无小事。杨教官还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火灾面前正确的逃生方法,使培训人员受益匪浅,提高了防火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医院是特殊场所,人员密集,仪器设备多,情况复杂,防火任务艰巨。此次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了职工的消防意识和能力,推动了我院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吕广山)
这是一起让人心惊的生死大营救,初看伤者并无大伤,但瞬间伤者就出现失血休克,探查出肝破裂、脾破裂、肋骨骨折等严重伤害,若不果断施行抢救,伤者片刻就会一命归阴;这又是一次彰显海安白衣天使大爱的紧急抢救,海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的专家们,在没有伤者亲属签字、没有交纳任何费用的情况下,毫不犹豫、争分夺秒地抢救伤者,先后为其输血4000多毫升,相当于为湖北人进行全身大换血,可见伤情之严重程度;这又是一个医患真情的动人故事,当伤者亲属从三千里外的湖北赶到海安,看到劫后余生的伤者时,感动得泪流满面。“你们海安医生真好”的赞语说了一遍又一遍。请看:
海安医生抢救湖北伤者纪实
从未见过的大失血伤者”
2013年5月28日下午5时许,“120”急救车从204国道事故现场,将一名车祸伤者送至海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诊治。接诊时,45岁的湖北省安陆市人万明树神志尚清晰,在接诊医生处交流时说,一小时前发生的车祸,随后,即感到上腹疼痛,并伴有腹胀、头晕、乏力、心慌、气急等症状。医生对伤者身体进行检查时,伤者神志还不错,未发现有明显的外伤迹象。但伤者腹稍膨隆且有明显压痛的症状,引起医生们的高度重视。在进行腹腔穿刺时,抽出不凝血,医生们判断,此伤者腹腔内的伤势肯定不轻。也就这一会儿功夫,伤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状况。这可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剖腹探查,成了当务之急。
“赶快送手术室!”刘俊主任与殷杰副主任医师商议后,立即做出这一决定。手术台上,当剖开伤者腹腔时,眼前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大吃一惊,腹腔内到处是积血,估约有四、五千毫升。说句通俗的话,也就是有一大盆子的血倒在里面的样子,让人触目惊心。如果不是经常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可能会当场吓晕!
我们采访刘俊主任时,这位在手术台上做过几千例手术的外科专家告诉我们:“我从未见过这么大出血的伤者!”这是实话,腹腔内这么多血,谁不紧张啊。
手术抢救过程超过三小时
这么多的血从哪儿来的呢?
医生从伤者左上腹切开20公分的切口后,发现伤者肝左叶第二肝门处有几个1.5-4公分的破裂口,有搏动性出血,肝左外叶已从膈肌上撕脱;脾脏门区可见1.5×4.5公分挫裂伤口,局部大量凝血块附着。这几处伤口都在不停地向外渗血,身体外部暂时看不出动静来,但直接威胁着伤者的生命。
在人命关天的关键时刻,好就好在有吕书军院长助理和刘俊主任两位知名外科专家在场,简短的交换意见后,立即对伤者施行肝破裂修补止血+脾脏切除术;为做到严密止血,医生们以最快的速度,用血管缝线缝合肝左叶第二肝门处的几个破裂口;切除破裂的脾脏,做到创面确切止血;缝合包埋胰尾部,探查腹腔是否还有活动性出血点,以免疏漏。
就在手术紧张进行过程中,传来一个让人心跳的消息,血库里伤者所用血型的血液告急。由于这次手术是在瞬间决定的,加之伤者手术中的输血量想不到是几千毫升的大数字,这个意外还真让人始料未及。血库陈亚平主任得知这台手术的情况后,立即与兄弟医院联系,紧急调拨血浆送手术室,确保了手术顺利进行。
“你们是救死扶伤的好医生”
众所周知,抢救车祸伤员可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中,牵涉到抢救能否成功,有没有后遗症,抢救费用等诸多问题。而这次抢救的又是个湖北人,海安医生又是怎样考虑的呢?
动手术没有亲属签字怎么办?是医生在与伤者简短的交流中获取了其亲属信息,手术前拨通了湖北的电话,向其亲属告知了伤者情况,其妻子听后语无伦次的一个劲说:“拜托你们哪,好医生,救救咱老公吧。”
动这么大的手术,是要先办入院手续和缴费的,但伤者是外地人,在海安举目无亲,不交费能动这个大手术吗?是医院和科室的领导“先救人”的决定,使救死扶伤的天职得到充分的体现!
手术关过去了,护理关也很重要啊。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湖北人,更是体验到了海安白衣天使们亲情和细心的护理,以后转到二十一病区病房,周蓉护士长的护理团队经过20多天的精心护理,让伤者及亲属们感谢声连连。
人是有感情的。30多天后,在海安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伤者准备出院了。为了表达对海安白衣天使的感谢,这位湖北人及亲属们定制了一面锦旗,上写着“救命扶生,恩重如山”,直接送到医院领导手中,他们言真意切地说:“你们海安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好医生”。(苏学勤 钱梅军)
老先生 酷暑发病命悬一线
众天使 全力抢救起死回生
8月21日,王伯庚老教师康复出院啦。临走前,这位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的“喉吼儿”,与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和护士们一一道别:“谢谢你们啊,救命的恩人!”
7月21日上午,家住李堡镇的退休老教师王伯庚,在亲属的陪护下,来到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据其亲属介绍,那么个大热天,老先生“旧病复发”,脸颊绯红,眼睛圆睁,气喘吁吁,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大有一口气喘不上来就会憋死的感觉。“老爹吃一顿饭都要歇上几次来喘气,真怕人,穿衣服、下床行走都很吃劲。”亲属们不无担忧,老先生这个夏天恐怕熬不下来啦。
原来,王老先生患肺气肿和哮喘病已近10年,年年发作,越来越严重,当地两家医院诊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今年以来,他已先后住院治疗5次,病情未见好转。这次大发作,老先生更有大难临头的感觉。用他自己的话说,恐怕难逃这一关。
呼吸内科的田路稳和邵伯云两位专家接诊后,检查中发现患者的二氧化碳指标是正常人的三倍,严重超标的后果是,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老先生得的是“肺性脑病”。医生立即安排送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此时,神志尚清醒的老先生,知道送重症监护室意味着什么,大口喘着气喊亲属拿纸和笔来要写遗书。到了重症监护室又叫拿笔和纸来,歪斜地写下“丧事从简”四个字,让亲属们悲痛不已。
抢救过程更是让人心惊肉跳。由于王老先生情绪跌宕起伏,生命多次垂危,值班医生和护士们,怀着不舍、不弃的责任感,临危不惧的施行抢救,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从死亡边缘上拉了回来。探视病人的亲属曾隔着玻璃看到抢救的紧张场景,四五个人同时进行操作,最长的一次抢救,时间长达2个多小时。
经过多次的抢救,老先生的生命暂时脱离了危险。如何能治好患者的“老病”,急待拿出个方案来。田主任和邵主任两位专家仔细研究了患者以前的病历,发现他在当地各家医院所用药物基本相同,已产生抗体,效果减弱。针对性治疗,则是治愈疾病的关键。专家们通过气管吸痰,进行细菌培养,找出了病菌种类。由于有的药物在患者身上已经不起作用,专家们与亲属们沟通协商,建议到南通购买一种进口的抗菌素药片服用,以达到治疗效果。关键的时刻,关键的药物,还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10多天后,患者的身体逐渐好转康复。
王老先生的亲属们一再向笔者表示,他们还要特别感谢重症监护室和九病区赵杨秋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是她们在30多个日夜里,用精心的护理让这位老教师转危为安,这种精神让人敬佩。王老先生及亲属们写的一封千余字的感谢信,谁看了谁都会感动,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更是医患真情的结晶。 (苏学勤 顾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书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力,是幸福快乐的基础,是国家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然而,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在带给人们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与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素质的大敌。 面对不断增加的生活方式病,药物、手术、医院、医生的作为受到限制,惟一可行的是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为此,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共同发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并向全国人民倡议:
一、追求健康,学习健康,管理健康,把投资健康作为最大回报,将“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作为行动准则。
二、树立健康新形象。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公共场所不喧哗,保持公共秩序,礼貌谦让,塑造健康、向上的国民形象。
三、合理搭配膳食结构,规律用餐,保持营养平衡,维持健康体重。
四、少静多动,适度量力,不拘形式,贵在坚持。
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喜怒有度,静心处事,诚心待人。? 六、营造绿色家园,创造整洁、宁静、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
七、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反对、抵制不科学和伪科学信息。
八、将每年的9月1日作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不断强化健康意识,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愿人人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魄,实现全面发展,拥有幸福生活!
戴助听器必备常识
助戴助听器与戴眼镜一样,都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性耳聋难以通过药物治愈,听力康复干预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在我国,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戴助听器的比例较低。许多人对助听器有偏见,认为戴助听器是衰老的象征。其实,人体老化是自然规律,戴助听器就像戴眼镜一样,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人际交流。经过正规途径选配好调试的助听器,不但不会加重听力损失,反而保护听神经,不会因为长期听到的声音小而造成听神经萎缩。
何时需要戴助听器?
当出现听力损失,经过听力检测在45分贝以上、90分贝以下的患者,在确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听力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助听器。
戴什么样的助听器?
推荐老年人采用耳背式助听器,功率大,使用方便。
戴助听器分辨不清怎么办?
原因有几种:一种是戴了模拟式助听器,这种助听器的噪音大,对频率的分辨差,可改用数字式助听器,优点为噪声小,分辨率高。一些人戴数字式助听器仍然分辨不清,是因为传统的助听器对声信号采用快压缩技术,适用于年轻人。目前有一种慢压缩放大技术,可以解决老年人反应能力减退的问题。采用上述方法仍感到分辨不清,需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来提高有效听力。
助听器的啸叫声怎么办?
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普通耳塞换成定制的耳模,解决普通耳塞漏气所致的啸叫;另一种方法是戴最新产品——开放式耳塞,优点是助听器体积小,耳塞不用密闭,没有啸叫声。
听到过大声音或在嘈杂环境下不能忍受怎么办?
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患者无法忍受大声,建议使用高保真的助听器。目前较先进的助听器有自动分析背景环境、自动抑制背景噪音的功能,即使坐在轰鸣的汽车中也能够听清楚讲话。
助听器随便买一个就能用吗?
助听器出厂时都处在一个统一的程序中,但是每个人的听力下降程度都是不同的,因此,助听器需要与专业计算机联机,使得助听器的程序符合听力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助听器的选配。由于助听器是电子产品,电子元件有老化的过程,因此,如果助听器的效果不如过去了,需要到专业机构调整助听器的程序。(高峰)
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二”:二百五十克至三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三”: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大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三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四”:一个礼拜吃四次粗粮。“五”:一天500克蔬菜和水果。“红” :一天一个西红柿,喝少量的红葡萄酒,吃点红辣椒改善情绪,少焦虑。“黄”: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即红黄色的蔬菜,红黄色的蔬菜维生素A多。“绿”:饮料数茶最好,茶叶绿茶最好。“白”:燕麦粉、燕麦片。“黑”:黑木耳。
适量运动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运动做到三个字:三、五、七。“三”: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每星期最少运动五次;“七”: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主钥匙。做到“三个快乐”:第一助人为乐;第二知足常乐;第三自行其乐。
常年坚持十二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瘁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高血压防治知识
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该小于120/80毫米汞柱,如果发现血压水平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
2、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没有发现的高血压,对人体心脑血管和肾脏的损害更大,因此切莫讳疾忌医,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就会很小。
3、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增加体力运动、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5、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6、加强宣传教育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每个人都要懂得防治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并把懂得的防治知识告诉你身边的人,人人参与,共同行动,全面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一切为了病患的安全
——我院进行水、电、汽、电梯应急处置演练
8月5日下午16:30,我院总务科集中进行了停电、停水、蒸汽泄漏、电梯故障应急处置演练,医院董德平副院长亲临现场观看演练。
首先,演练模拟内科大楼一部电梯突然发生故障,五名乘客被困在电梯中。事故发生后,电梯工拨通了电梯里的紧急求救电话,并报告乘客中有一名呼吸科危重病人。接收到电话的24小时维修组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同时向总务科科长报告。科长指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医院电梯故障应急预案,迅速通过院内短号网通知维修组、维稳组、医疗救援组人员前往现场。与此同时,被困在电梯里的电梯工及医院工作人员对乘客进行了安抚,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
在维修小组的努力下,5分钟后,电梯经过人工操作上升稳定到5楼位置,维稳小组对电梯周围进行了布控,避免混乱。这时电梯内工作人员来电报告,呼吸科危重病人出现危情,需要立刻抢救。维修组马上切断电源,确认电梯处于安全模式下,手动开启电梯门,被困乘客顺利脱险,呼吸科危重病人第一时间得到抢救。
此后,总务科又相继进行了停电、停水、蒸汽泄漏应急处置演练。
医院董德平副院长总结道:整个演练紧张有序,所有人员都能准确、按时地到达相应岗位,并严格按照预案进行救援。这次演练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后勤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总务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各科室配合联动能力,为院内就医人群的安全做好万全的准备。 (顾跃)
孩子,天堂里没有病痛
前些日子,一个沉寂的凌晨,儿科病房的一个9岁小病号面带痛苦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家人和关心他的儿科护理人员们而去了。大家的心情再一次变得很沉很痛,我们非常想多挽留他一些时间,我们还想和他说说话,拉拉手,给他鼓励,逗他开心,可是无情的病魔却不给他时间,硬是生生地把他从我们的身边夺走了,他的笑容,我们再也见不到,只能永远留在记忆里。
他就是小成成,一个身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9岁的花季少年。一个与病魔抗争了半年多、眉清目秀的小男孩。一想到他,一看到他在医保门诊病历上的可爱照片,我们这些护理人员就禁不住地扼腕叹息,一个农村家庭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啊!
几个月前小男孩脸上出现散在的瘀斑,在我们医院检查结果好几项都异常。后来小男孩的父母带他到上海辗转好几家大医院确诊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再后来又转回我们医院继续治疗。记得刚转回来的时候,小成成的血小板只有18×109/L,而正常人却应该是100-300×109/L,周身皮肤都有瘀斑,喉内的痰鸣音很明显,呼吸很急促,是崔蕾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用娴熟而轻柔的吸痰手法吸出他喉中的痰块,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当时小成成的四肢在床上不能挪动,想送块饼干到嘴巴都无法完成,每天还要口服大量的激素类药物,吃饭全部需要人喂,翻身都要别人协助才能够完成。每次我们帮助他翻身时,小成成的脸上都写满痛苦,说他不能动,动一下浑身骨头都疼,让我们听了都心里酸酸的想要掉眼泪。护理人员们买来两个水枕,一个放在他的臀部,一个放在他的足部,定时鼓励并协助他翻身拍背。小成成有时候闹脾气不吃东西,只要我们护理人员跟他好好商量一下,他就会愉快的接受。每天早上,崔蕾护士长带着护理人员到成成的床头嘘寒问暖,跟他握握手,检查他的肌力和全身皮肤情况,鼓励他,告诉他越来越有进步了。出院的时候,看到小成成能自己握着勺子吃东西,在奶奶的协助下能费力的挪动两三步,我们都欢呼雀跃,替他感到高兴。
过了几个月,小成成的病情严重了,再次入住我们儿科病房。这次他的血色素只有28g/L,脸色苍白,表情淡漠。有时精神好点的时候,懂事的小成成还反过来安慰他的奶奶和妈妈,我们也想鼓励鼓励他,可是,觉得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能对他说:“成成,别着急,会慢慢好起来的”。
过了几天,小成成的病情恶化了,听夜班的同事说孩子走之前一直在痛苦地呻吟。虽然我们感到舍不得,虽然我们感到很心痛,但我们只能默默承受。
孩子,在天堂那个人人都说美丽却从没有人真正看见过的地方一定没有痛苦,愿成成能一路走好。 (贲友凤)
礼赞助产师
每当走近即将分娩的母亲,
忙碌着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我怎么也不能忘记这憾动心弦的真情:
母亲用充满敬意的目光向我表示谢忱,
产房外回荡着父亲一声声关爱的询问,
走廊内响着亲人翘首以盼的脚步声。
呵,多么可爱的一个小生命,
又从我的双手中诞生。
祖国母亲啊,
又给你迎来一个未来的开拓创新的接班人。
一个又一个小生命,
络绎不绝地从我的手中诞生。
我肩负着多么神圣而崇高的责任,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奉献一生。
每当我看到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酣睡,
就为他们描绘着未来美好的人生:
他也许是保卫和平的解放军战士,
她也许是爱岗敬业的产业工人,
他也许是刷新世界纪录的体育健儿,
她也许是征服太空的宇航员。
可爱的孩儿们快快成长吧,
早日长出腾飞的翅膀,
像勇敢搏击风暴的雄鹰一样,
奋翅翱翔万里长空!
(唐秀涛)
苦难的意义
苦难有时是件好事,问题在于你怎么去看。我看着他的人生“发达”:承包矿山、购置豪车、建造别墅、呼朋唤友……也看着他的人生“破落”:嗜赌如命、好酒成瘾、挥霍无度、资不抵债……
他“逃亡”在外整整两年,妻离子散,他的巨额债务通过变卖他的房产、矿山资产得以部分清偿。
回乡那一年正要过春节,他想借一万元过个年,曾经的“朋友”和“弟兄”竟然没一个肯借。有人看到他站在冬天的北风中,号啕大哭。从此他性情大变。
第二年他开始承包荒地,种植苗木。经常有债主上门,有人见他几次被人打倒在地,但却不躲不避。
没人想到他的苗木能赚钱,但后来真的赚钱了,而且是大钱。他通过低价从农民手中收购香樟、银杏等名贵树木,利用当年的关系转手卖给房产商,他东山再起。
他娶了妻子,有人说还是前妻漂亮。他独来独往,安分守已。有时也会喝酒,喝多了,又哭又笑,说,幸亏那场变故,让他一下千看清了人生。苦难本来没有什么意义,苦难就像一个恶徒,它的到来,就是想打击你、摧垮你、羞辱你,让你没有尊严,没有快乐。如果要有意义,就看你从苦难中努力得到了一些什么积极的东西。而他,显然得到了。
一个人处在逆境,最怕的是听从了苦难,跟着苦难走了,一切让苦难说了算,那正合了苦难的心意。
北京有个男孩,十岁那年因为触电失去了双臂。他却学起了游泳,用脚弹起了钢琴,最后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获得了冠军。他叫刘伟。他说:“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没有人规定说钢琴一定是要用手弹的。”有人说,刘伟的这场深重的人生苦难,让他发现自己的脚趾竟然可以像手指一样灵活地弹钢琴。
这是苦难的价值。但它的价值不会降临在每个受苦难煎熬的人的头上,你需要去面对,需要去抗争,需要去体悟,更需要一颗坚强、聪慧和达观的心灵。
卫生系统夏季应急献血我院打响第一炮
夏日炎炎,全县血源紧张,县卫生系统组织全县医务人员应急献血。海安县人民医院安排医院职工于8月14日至17日集中献血,医院35名职工参加献血,共献13000ml,打响卫生系统夏季应急献血第一炮。(顾成)
2025.03.15
2025.03.19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