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医院召开信息系统项目启动会。
●11月14-16日,医院完成第五轮主诊医师竞聘工作。
●11月17日,我院双拥工作接受市有关部门检查。
●11月23日,南通市眼科年会在我县召开。
●11月26日,我院司法鉴定所接受省级规范化建设先进集体评审验收。
●11月28日,医保中心和医保稽查大队来院进行年终检查考核。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 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我院10个市重点专科和4个重点申报专科接受市卫生局现场复审、评审
11月27日,南通市卫生局来院进行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现场评审。由南通市卫生局组织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组专家一行13人,对我院心内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感染科、肿瘤科、骨科、内分泌科、儿科、影像科10个市级重点专科进行复审,同时对新申报科室妇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四个科室进行了评审。南通市卫生局胡宁彬副局长主持评审会,市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组由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黄利民担任领队,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陈松任组长。我县卫生局刘晓峰副局长,我院全体院领导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陪同专家组进行现场评审。
为了迎接此次评审,申报科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新申报的妇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护理四个科室,借着此次评审的东风,找准了专科发展方向,明确了专科发展目标。
评审组专家按照《南通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标准(2013年版)》,采用专科汇报、专家问答、现场评议等方式,对专科建设、质量管理、技术特色及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
重点专科建设是衡量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我院领导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建设。1992年,我院感染科被评为首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随后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心内科相继被评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肿瘤科、骨科、内分泌科、儿科、影像科被评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至今,我院共有10个临床科室以雄厚的实力通过市卫生局评定,成为市级重点专科。目前,我院骨科、肿瘤科正在积极准备申报省级重点专科。多年来,医院将专科建设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在设备配置、人力资源配置和科研经费安排上给予支持,大力宣传重点科室,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对重点科室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医院专科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稳步推进,成果丰硕,发展势头良好,促进了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 (颜永进 顾成)
成立医疗联合体 实现医改大目标
——医疗联合体第一次理事会在我院召开
11月8日上午,海安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第一次理事会胜利召开。县卫生局局长吴志梅、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晓峰、县卫生局医政科副科长吴晓飞、我院院长张建平、主任科员周广鑑、副院长钟志生、院长助理吉华亮、李堡中心卫生院院长朱余德、李堡中心卫生院院长助理丁佐龙、曲塘中心卫生院院长夏拥军、曲塘中心卫生院院长助理姜勇、海陵律师事务所主任任德善以及我院各临床科主任出席会议。
会上,选举县卫生局局长吴志梅为理事长、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晓峰、我院院长张建平、主任科员周广鑑为副理事长;通过了《海安县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的意见》与《海安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章程》。最后,吴局长做了重要讲话。
在会上,张建平院长郑重承诺:我院将按照章程中“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原则,通过技术输出与交流,通过对基层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通过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通过指导规范基层医师诊疗行为,逐步提高联合体内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所谓“医联体”,就是将同一区域的医疗资源整合到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牵头,联合若干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服务综合体,其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防止患者一味涌向三级医院。海安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的组建,有望实现县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缓解病患结构性看病难矛盾;同时,也让我院能进一步实现功能定位,让我院的医疗队伍腾出更多的时间专攻复杂病例、疑难危重病例,强化学科、专科建设,最终实现“小病、康复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的医改目标。 (顾成)
照镜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
——2013年度院党政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纪实
为贯彻落实海组〔2013〕90号《关于开好2013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下称《通知》)的文件精神,11月13日下午,我院党委召开了2013年度党政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医院全体党委委员和院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平主持,副县长翁晓云、县纪委副书记王启涛、县卫生局党委书记梅周芹出席会议。
本次民主生活会的召开,是我院党委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会议全面围绕县委《通知》精神,把握民主生活会的目标和要求,本着“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原则,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民主团结的态度,力求肃清“四风”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为医院内部管理和打造“三好一满意”医院服务品牌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会上,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平代表院党政领导班子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存在差距与不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我省实施办法情况存在差距与不足、“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方面进行了对照检查,带头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摆和剖析,针对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进行说明,主动承担责任,并对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班子其他成员逐一对照检查,开展了自我批评,并相互之间坦诚地开展了批评。最后,张建平院长总结:本次民主生活会上,所有班子成员认真对照检查班子和班子成员自身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思想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的措施,互相之间开展了真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气氛严肃认真、团结鼓劲,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效果。县纪委副书记王启涛认为,本次民主生活会准备认真到位,意见中肯实际,水平质量高,聚焦“四风”问题的力度大,今后要在整改上下工夫。翁晓云副县长在听取我院党政班子成员对照检查、批评与自我批评后作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这次民主生活会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很好的整改意见。
通过本次民主生活会的召开,使我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医院管理、事业发展、思想行为状况有了客观认识,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查摆分析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和领导班子的各种问题,为医院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扫清障碍,做好准备。 (钱梅军 顾成)
缓解工作压力 丰富业余生活
——院工会举行2013年职工扑克牌掼蛋大赛
为了丰富广大职工业余文化生活,11月16日下午1点,我院工会在餐饮中心二楼举办了2013年职工扑克牌(掼蛋)比赛。工会田建华主席和王志和副主席出席活动并宣布比赛开始。经过4个多小时角逐,药剂科1组、检验科和药剂科2组获得比赛前3名。为活跃比赛气氛,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工会为所有参赛队员和优胜组颁发床上用品作为奖励。
来自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后勤等二十个部门的64名选手分成32个小组,进行单循环淘汰赛的角逐。
在最后的决赛中,来自检验科的崔益祥、李东沉着冷静,配合默契,给冠军药剂科1组的刘晓健、徐进华制造了很大麻烦,最后以微弱劣势屈居亚军。现场观摩的爱好者们跟场上队员一样紧张。
本次掼蛋比赛为打扑克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一来丰富了我院员工的业余生活,二来也可通过比赛促进科室、各班组和个人的情感交流。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参赛选手认真投入,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工会多组织这样的工会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职工之间的沟通了解,促进和谐医院建设。
医疗工作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广大医疗工作者承担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加上近年来医院住院病人数居高不下,许多医务人员一直是超负荷劳动。作为全院职工之家的医院工会为了缓解职工压力,将会陆续开展各类趣味性竞技比赛。 (冯骏)
血管介入:神经内科科技腾飞的翅膀
三十年专科人才济济
老中青结合各扬所长
该科创建于1979年。三十多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景荣芳(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和秦延昆(内科副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以及龚瑞圣(急诊科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的带领下,老科室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引进新技术,成为苏中地区颇有名气的专科。随着谢海洋(内科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邵祥忠(内科副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兆华(急诊科副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曹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梅花(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等中青年医生的加盟,该科的医技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008年,该科被确定为县级重点专科,就在前不久,该科又积极申报了南通市重点专科。目前,该科有医师14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2名。拥有床位100张,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次,主要收治病种以各种急性、慢性脑血管病(脑中风)为最多,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症、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睡眠障碍、中毒、帕金森病、各种原因的眩晕、头痛等疾病。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该科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每年都有年轻医师到上海、北京、南京知名医院去进修学习。学成回来后,让他们把学到的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佳绩。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年轻医师们技术成熟了,经验丰富了,成为该科的一支生力军。
新技术的成功引进和开展,不仅救治了众多患者,同时也提高了该科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取得了“双赢”的效果。目前,该科的全脑血管造影(DSA)、头颅MRA、头颈部CTA、血管超声等各项检查,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已经得到常规开展;已开展了上百例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及颅内动脉弹簧栓塞术,避免了患者转院治疗的风险和诸多的不便,让很多的患者得到了实惠。
据了解,今年,该科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神经血管介入应用能力”现场考核的审核,成为新一批准许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医院之一。
成功引进省级技术水平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不在头颅上开口子,就能将弹簧圈送到患者的“脑瓜子”中,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它从哪里进去?如何能准确到位?效果又是如何?“神”就神在神经血管介入术中。
2011年11月4日,海安镇45岁的韩女士在田间劳动时,突然出现前额及后枕部疼痛,头昏,伴有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查头颅CT提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20接回我院。该科医师接诊后诊断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谢海洋主任阅片后认为,该患者出现颅内出血的病因考虑系颅内动脉瘤破裂可能性大。于当天行头颅CTA检查提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入院后第二天对患者施行栓塞治疗,全麻后,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经患者右侧股动脉直指动脉瘤腔内,先后予数枚弹簧圈填塞后,动脉瘤腔内不再有血液流动,也就极大地减少了再破裂出血的风险。现代科技就是那么神奇,术后患者仅右侧腹股沟处留有针眼大的创口。术后第三天患者即康复出院。
谢海洋主任告诉笔者: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它就是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薄弱区域形成局限性的膨大并且里面充满血液。它非常地脆弱极容易破裂,而且一旦破裂轻者使人残废,重者有性命之忧。即使医务人员在它破裂之时作出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打开头颅,缝合脑血管,清除颅内淤血,但是开颅手术创伤之大、对脑组织损伤之巨,并发症发生率之高,也是可想而知的。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颅内动脉瘤,然后又能够无声无息地将它治愈?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说到这里我就要自豪地告诉大家,我院神经内科已经能够做到。5年来,该科已开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200多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同行们及患者的好评。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准确诊治,造福父老乡亲
2009年3月,72岁的李堡人姜某,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该科就医。此前三个月,患者反复出现头昏、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行走飘忽不稳,曾多次在外院行磁共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予多种药物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无好转。秦延昆主任医师和邵祥忠副主任医师详细查看病人后认为,该患者系后循环供血不足,病因首先考虑存在血管狭窄。邵祥忠副主任医师立即对患者做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出来了,正如该科专家们的判断一样,患者左侧椎动脉起始部存在90%的狭窄。与患者及亲属沟通后,于3月15日行了“左侧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支架植入后左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消失,术后患者头晕迅速好转,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2013年7月,家住曲塘镇的63岁退休工人张某,反复出现发作性左侧肢无力、左下肢行走不稳。每次发作持续1-2小时后好转。曾多次在当地医院治疗,上述现象仍时有发作。后患者来该科就诊,秦延昆、谢海洋和邵祥忠三位专家查看病人后,考虑该患者反复发生肢体无力,可能存在颈动脉狭窄。科内对张某的病情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决定对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邵祥忠和吴兆华主任经患者右侧股动脉,对该患者施行了“颈内动脉血管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后,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患者未再发肢体无力现象。
该科邵祥忠副主任医师告诉笔者:卒中是引起人类疾病高死亡率的三大原因之一,其中70%为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1/3的原因为颅内外血管狭窄。颅内外血管狭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创伤大,技术难度高。支架成形术为血管狭窄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它的微创性、没有颈部切口及疤痕、不需全麻和气管插管,对高龄、高位病变、对侧血管狭窄闭塞以及合并颅内段狭窄等能发挥更大的优势。近二十多年来,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血管狭窄、预防卒中的方法。
“人的大脑里、动脉里会长瘤,静脉窦里也会形成血栓”。秦延昆主任对笔者特别说了这么一句行话,他说:“静脉窦血栓形成这种病,有时很难诊断出来,一旦诊断出来,后面的问题就好解决了。”2010年6月19日,海安县城东镇25岁的解女士,妊娠分娩后五天左右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并伴呕吐现象,外院诊治未能明确诊断,家人送她到该科求医。这位患者的病情与以前接待的病人不同,头痛剧烈要命,难以忍受。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腰穿检查示脑脊液压力很高(>400mmH2O),这些情况,引起秦延昆、谢海洋和邵祥忠三位专家的重视。他们判断患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能性大,该疾病易致脑梗伴出血,从而导致偏瘫、失语甚至昏迷。经讨论,并与患者及亲属沟通,邵祥忠副主任医师立即对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左侧横窦血栓形成”。立即予溶栓、抗凝等药物应用,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在全省同级医院能诊断这种疾病尚不多见。
全市率先开展新技术
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三十年奋力拼搏
新技术惠及乡亲
参加应急联动 检验应急能力
——我院参加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11月9日是全省消防日,当日,我县在海洲新城举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暨119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我院参加演练。
演练设定海洲新城17号楼1004室因燃气泄漏引发火灾。“120”接到报警后,医院立即启动火灾救治应急预案,火灾救治应急一小队迅速集结赶赴现场,火灾救治应急二小队在抢救大厅集结待命,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准备。
火灾救治应急一小队张强医生、申建亚护士、杨国兵驾驶员在接到通知后3分钟内赶到了现场,对危重伤员采取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急救措施进行了现场急救,并及时转运。
当日,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单晓鸣,县委副书记、县长陆卫东,市消防支队和县领导焦广琪、盛慧琴、张亚曦、钱卫荣、章曙东、吉传稳,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葛志祥观看了演练。
通过演练活动,检验了我院的应急救助能力与消防、公安等部门的配合能力,并使我院的相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邓海鹏 申建亚)
感恩仁心 难忘妙术
——亲历胸外科的品牌魅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身体验”,上月,笔者因多年缠身的胃溃疡严重复发,宜行手术根治,因而亲历胸外科的品牌魅力。初来乍到,举目四顾:病区宽敞整洁,处处窗明几净,井然有序;医者敬业,患者安详。该科病区犹如温馨的港湾,顿生宾至如归之感。笔者首先遇见护士长葛春燕,她以和蔼的面容迎接,以温馨的话语安慰,以热情的态度为我安排床位,以白衣天使的仁心让我放松了紧绷的心弦。
笔者久闻胸外科的陆松华主任乃人民医院十佳医生,果然名不虚传。他获此殊荣,实不为过,可谓名至实归。这次陆主任亲自主刀,让笔者有幸亲见其仁心,亲历其妙术,从而深知陆主任的德术并举和德艺双磬。笔者与之一见,就感受到他那仁慈、关爱的医学人文素养和卓越严谨的医疗风范。笔者住院半月,他天天查房,仔细询问我的病情,不断调整术后治疗方案,让我了解到他是一个极有个性特点的医学专家,颇感他具有医者五心:一是仁爱之心;二是高度的责任心;三是谦逊之心;四是忠恕之心;五是锐意进取之心。多年来,陆松华主任一直以科研兴科,不断开展胸腔镜下的微创术等高新技术。
笔者住院半月,深为陆主任的专家风范所叹服。他不但是一位德技双罄的医学专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医院中层干部,他所主持的胸外科已达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境界。他不但处处率先垂范,严格管理这一市级重点专科,而且以自身作楷模凝聚人心,焕发全科医务工作者的战斗力,使之成为优秀知识分子群体。他们都有锐意进取的健康心态,有尽职尽责的职业风范,有淡泊名利的无私奉献精神,胸外科早已成为人民医院一张叫得响的名片。
至于笔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如何,那就用“十分满意”四个字来回答吧。俗话说,手术医生治病根,麻醉医生保命。麻醉科陈为国主任带我进手术室后,以极其娴熟的技术全麻后,始终密切观察各种生命体征,使手术顺利进行。由于陆主任医术精湛,一丝不苟,又有医术高超的杨长刚主任通力合作,还有后起之秀叶飞、季凤俊、丁春劲等医师通力合作,故手术顺利,效果十分良好,术后第二天笔者即无剧痛感和不适感。术后,各位医师严密诊查,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使每一项治疗护理都发挥最大的效能,因此一直处于良好的康复之中。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笔者之所以康复良好,不仅得益于陆主任亲自主刀的精湛医术,得益于各位医师的真情呵护,还得益于胸外科的优质护理。
胸外科病区是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之一。护士长葛春燕大力推行优质护理工作,处处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每天多次巡视病区,亲临指导,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位患者。特别是每天一大早,她就带领护士姐妹们来到病房,微笑着询问病人夜间的情况,为每位患者带来诚挚的问候。在笔者住院的日子里,她那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实在让我为之动容。她每天都对我进行心理慰藉,询问有何要求,查看护理情况,可谓“不是亲人胜过亲人”。
至于我的责任护理老师崔惠琴,她那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优质护理更让我感激涕零,终身难忘。住院第一天,她就告知我她是责任护士。每天的医疗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等应有尽有。手术前,为我换手术衣的是她;手术后,为我洗头擦身的是她;早上,为我清洁口腔的是她;晚上,为我用热水泡足的是她;每天,慰藉我心灵话语最多的是她;为我翻身拍背、换床单都有她。总之,笔者从入院到出院,从术前到术后,她始终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了护士待患者如家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护理楷模。
笔者出生于中医世家,研习过祖国医学,又长期从事咬文嚼字的工作,对住院诊疗的要求比一般人要高。但这次在胸外科住院半月,即使吹毛求疵,也挑不出什么瑕点来,反正瑕不掩瑜。总之,胸外科的雄厚实力我满意,陆主任主刀的手术我满意,葛护士长的率先垂范我满意,全科的优质护理我满意。追根究底,胸外科的品牌魅力在哪里?我的回答是: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实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一流的业绩!
行文至此,必须特书一笔的是,笔者衷心感谢院党委田建华副书记、党委办钱梅军主任和院办顾成秘书,他们一行三人忙中抽暇,亲临病房看望、慰问,祝我早日康复,让我无限感激,将永远铭记感恩之心!在此,我还要衷心感谢吕书军副院长、田尧主任、曹斌主任、刘俊主任及其同仁,是他们用心用情,关怀备至,通力合作,为我拨正了生命之舟的航向。因此,让我深深感悟: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医者出于仁爱,让患者感到信任和安全,定将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共同战胜病魔,呵护健康!
最后,引用几句古诗作结,上世纪胸外科创立之初,暂且“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已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县内外慕名前来求诊者络绎不绝,病房常年爆满,真是“花香自有蝶飞来”。 (唐秀涛)
忆 青 春
看了电影《致青春》,感想很多,电影里某个短暂的片刻也许能找到当年自己的影子,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我的青春也是在那四年的大学时光中度过的,那是我今生最宝贵的回忆。
整理书橱时,偶然发现角落里那本封藏已久的毕业册,翻开来,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笑脸的照片展现在我的眼前,每一页上都写着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还有对我的祝福。瞬间,记忆里那一个个片段突然如电影般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泪水慢慢盈满了眼眶……
那时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最纯真的笑脸,没有工作的繁忙,没有生活的烦忧,每天都是单纯欢乐的。我们会为看一部韩剧而集体通宵躲在教室;会为看期待已久的流星雨,把床铺搬到天台,一起彻夜等侯——那时候的我们真的傻得可爱。
4年的光阴真的过得很快,很快我们已奔向不同的医院实习。还记得那时候,我们对所有的事物都是那么的新奇,第一次完成工作的成就感,第一次受到病人表扬的满足感,甚至第一次被老师批评的失落感,都真实地在我脑海里浮现。
还记得那个汗水与泪水交织的炎热七月,离别时,我们送了班主任一首歌——《萍聚》,我看到班主任偷偷抹眼泪,她说这是她带的第一个班也是最后一个班,她会把我们深深地记在心里。我们都哭了。毕业前宿舍里的四个人约定,每个人结婚时我们都要参加她的婚礼,每年都要回校看望老班一次,每周都要打电话问候彼此……我们的约定有好多,但是很多我们都无法实现,不是不想,而是现在,工作、家庭,每一样都让我们如此忙碌。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工作7年了。看着网上同学们的相册里,这个晒结婚照那个晒宝宝照,想起我们彼此的承诺,不禁感慨万千——那时候的疯丫头现在都为人妻为人母了。青春就是这么短暂而美好,因为短暂所以让人留恋,因为美好所以让人久久回忆。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伤心的,相信那些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当我们老去时,青春还在我们的心里。 (页戈)
2025.03.15
2025.03.19
2025.02.13